第68章 舆论反转与资本棋局(1/2)
第68章 舆论反转与资本棋局
不得不说,这场舆论战,来得真是恰到好处,很快便吸引到了大批民眾的围观,
而《明报》这边的总编金庸,在看到《华尔街日报》对江伟杰的高度评价,以及《大公报》对其的点名批评后,內心確实是尷尬不已。
同时,心中一股怒火也悄然燃起,他不禁暗自反思,自己之前对江伟杰的判断,是否太过草率了?
毕竟就在前几天,自家媒体都还在对江伟杰给批得一文不值,可谁又能想到,才不过几天时间而已。
欧美各国的教授、经济学家和银行家们,便开始对江伟杰讚不绝口,这反转来得实在太快了。
而与国际上那些知名的媒体同行相比,香江的媒体影响力,还是很微不足道的。
完全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就如同小学生与教授相比,这尷尬之感,顿时就油然而生,
有种脸被打肿的感觉。
此时,在《明报》办公楼內,金庸对秘书吩咐道:“去,把胡菊人给我叫来。”
秘书回应道:“总编,胡主编已经辞职了。”
闻言,金庸手指猛地一僵,这才想起胡菊人早已离职创业去了,隨即他顿了顿,说道:“好吧,我知道了,你去把负责审核的编辑,以及报社里的所有记者、主笔,统统都给我叫来,我要开会。”
“是,总编。”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很快,《明报》的一眾员工们,便齐聚会议室,此时个个都面露疑惑之色,而金庸满脸不满地扫视完眾人后。
突然拿起一份报纸,然后面无表情地说道:“你们看看这上面的评论,人家说我们目光狭隘、鼠目寸光,连一个合格媒体应有的公正態度都没有。”
眾人听到金鏞的话后,纷纷低下头,大气都不敢出,毕竟此时的金庸,正怒火中烧,
没人想去触这个霉头。
隨即金庸继续训话,道:“我早就反覆强调过了,对於这种八卦新闻,我们在情况不明朗时,千万不要去瞎掺和,可你们呢?”
“你们就是不听,现在好了,我们向来都是以知识份子报刊自居的,外界也曾將我们比作香江的《泰士报》,可现在呢?
我们成了被人隨意捧高踩低的庸俗刊物了,我们《明报》创立之初,是以公正评判政治事件而闻名。
目的是想让香江人,能够更好地了解时事,你们看看,现在我们成了什么?
经济、明星八卦这类內容,本身就与我们《明报》的宗旨,毫不相干,对这些,我们是既不了解,也不该去评论。
我们得先把本职工作做好,別盲自跟风,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別人说什么,我们就跟著发什么。
我们得先了解清楚这个人的才能,经过综合分析完全了之后,才能去做出评判,不然,盲目隨意下结论,丟脸的可是我们自己。
从今天开始,《明报》除了时事政事相关的內容,其他所有娱乐八卦新闻,统统一律不准播报。”
“是,总编。”眾人齐声回应道。
这时,有员工小心翼翼地问道:“总编,《星岛日报》和《东方日报》这些媒体,他们都在大力吹捧江伟杰,你看..::.咱们要不要也发布一份道歉声明?”
闻言,金庸顿时眉头紧皱,满脸黑线,隨即很不悦地说道:“道?”
“那不是在自己砸自己的招牌吗?”
“我们怎么可以道歉呢!”
“这一旦我们道歉了,那不就等於我们承认自己错了,那我们这以后,又还怎么树立《明报》的公信力了?”
“我寧愿就这样接著错下去,也绝不能道歉,我们只要以后別再提江伟杰这个人了。
先让事情慢慢的淡化,等这事过去了,自然也就没人会调侃我们了。
而且我相信,香江的其他媒体报刊,他也都不会轻易的站出来,主动向江伟杰道歉的。”
听到金鏞这么说,刚刚提议的那名员工,立马应道:“明白了,总编。”
不过,与《明报》这边的沉默不语,截然不同的是,香江的其他媒体报纸,立马就转变了態度,开始疯狂的吹捧江伟杰。
其中,胡仙的《星岛日报》和马家的《东方日报》尤为夸张,將江伟杰称作香江的金融巨子,用尽各种溢美之词,完全忘却了之前对他的讽刺。
而为了提高销量,这些报纸可谓是毫无底线,就连香江的民眾们,在看到这种戏剧性的反转时。
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纷纷感慨这些无良报纸,真他娘的是墙头草。
不过,在民眾心底,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江伟杰確实是厉害,居然能得到欧美各国媒体报刊的认可与吹捧,说明其他必定是有著过人之处的。
毕竟此时的香江民眾,他们对于洋人,那多少还是存在一些崇拜心理的。
总觉得老外的东西,就是好,能力就是强,也因此,他们对江伟杰的成就,更多的是几分惊嘆与钦佩。
时光冉冉,转瞬一周就过去了....
隨著江伟杰在金融界的名气,与日俱增,就连香江大学那边,都对他的槓桿融资理念极为推崇。
竟然多次对其发出诚挚的邀请,希望他能到学校去开展演讲,为莘莘学子讲解这一创新理念。
然而,江伟杰却都毫不犹豫地一一拒绝了,在他看来,以如今自己的身价去,他可丟不起这个人。
而与此同时,滙丰银行那边,因为江伟杰此次运用槓桿融资,从滙丰这边获取贷款,
从而成功的收购了英达集团这一事,在业內算是声名大噪,出尽了风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