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港督亲临与讚誉(1/2)
第76章 港督亲临与讚誉
听到李孝勤的话语,江伟杰顿时有些惊,他怎么也没想到,李孝勤竟会如此的单刀直入,这般直白的询问,这让他著实是有些始料未及。
隨即看著李孝勤脸上那看似亲切和善的微笑,江伟杰心中不禁暗自腹誹,道:这老狐狸,可真是够直接的,一上来就直奔主题,丝毫都不给人家缓衝一下的余地的。
青州英泥,在江伟杰眼中,那无疑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璞玉,不说其拥有完整的水泥生產线,適合配套房地產业。
同时,其名下的土地,那也是江伟杰最想要的,所以,他又怎会轻易地,就將这块心头好,给拱手让人呢?
思索间,江伟杰脸上依旧掛著从容不迫的笑容,用潮汕话不紧不慢地回应道:“李生,不瞒您说,我也早就瞧上了青州英泥的潜力。
我坚信它往后的升值空间,將会不可限量,所以,目前我实在没有出手的打算。”
闻言,李孝勤微微点头,儘管他已经在极力掩饰了,但眼中那一闪而过的遗憾,还是没能逃过江伟杰敏锐的目光。
不过,李孝勤毕竟是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江湖了,所以,这丝遗憾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他招牌式的笑容,仿佛刚刚的一切,都未曾发生过一样。
紧接著,李孝勤话锋一转,开始与江伟杰探討起如何联手应对凯恩家族的反扑,毕竞最近凯恩家族似乎是找到金主外援了,其反扑的力度还挺大的。
已经在开始跟他竞价收购青州英泥的零散股东们的股份了,所以,他言辞恳切的极力试图说服江伟杰在这关键的时刻,一起携手合作。
只见李孝勤神色凝重,语气很是诚恳的凑近江伟杰,说道:“江生,凯恩家族现在已然察觉到我们对青州英泥的心思了,这群洋鬼子可不会就这么轻易善罢甘休的。
我们同为华人资本,又都是潮汕老乡,在这节骨眼上,可得携手並肩,先把凯恩家族从这场角遂中赶出去。
等这事儿成了,不管最后是你,又还是我,拿下了青州英泥,彼此都给对方在董事会留个席位,你看如何?”
闻言,江伟杰表面上点头应和,脸上还適时地露出一副若有所思、深以为然的表情,可实际上,他的內心却对李孝勤的这番说辞,却是之以鼻。
他太了解李孝勤这只老狐狸了,所谓的民族大义,在利益面前怕是轻如鸿毛。
若李孝勤成功拿下了青州英泥,以他一贯的行事风格,后续肯定会在暗中施展手段,逐步稀释其他股东的股份,就像原时空那般,不动声色地將对手挤出局。
而要是自己幸运得手了,那李孝勤恐怕也会利用董事会席位之便,背地里,不断的搞小动作,
给自己使绊子。
可当下形势紧迫,凯恩家族毕竟是英资,其人脉势力,確实是不容小。
没看现实中,李黄瓜整整了五年,才完全控股青州英泥的,自己这若不和他联手的话,那双方在这场收购战中,都將举步维艰。
权衡再三,江伟杰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李生,您这话在理,当下確实是得一致对外,先把凯恩家族这头拦路虎解决了,至於后续的事,咱们走一步看一步,我信得过您。”
嘴上虽是这般的说,但江伟杰心里却明镜似的,这场与李孝勤的合作,不过是权宜之计,往后还是得时刻提防,小心应对才是。
李孝勤眼见江伟杰终於同意共同优先对付凯恩家族,脸上顿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道:“江生,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咱们齐心协力,定能让凯恩家族知难而退的。”
说罢,李孝勤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领带,而后,看向江伟杰,说道:“那我就先告辞了,后续咱们再保持联繫,商討具体的应对策略。”
江伟杰也站起身来,微笑著回应道:“好的,李生,您慢走。”
目送李孝勤离去的背影,江伟杰的眼神逐渐变得深邃而坚定,他知道,与李孝勤的这场合作,
就如同在走钢丝,稍有不慎,便可能跌入万丈深渊。
但为了青州英泥,为了自己的未来,他必须小心翼翼地前行,在这场充满变数的商业博弈中,
寻找属於自己的生机。
李慧敏夫妇见李孝勤离去,旋即便再度来到江伟杰身旁,李慧敏脸上满是关切之色,轻声问道:“老板,没事吧?看那李孝勤神色匆匆,是不是说了什么,让您不痛快的话了?”
闻言,江伟杰摆了摆手,神色轻鬆,笑著说道:“没事儿,不过是老乡间隨便打个招呼,能有啥麻烦。”
袁田帆夫妇见老板不愿多谈,便也识趣地不再追问,这时,李慧敏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眼睛一亮,迅速从隨身的包包里掏出一本书籍。
而后,双手捧著书,递到江伟杰面前,语气中带著些许兴奋与自豪的说道:“老板,跟您说个事儿,之前您在会上讲的那套红海和蓝海理论,我觉得特別有价值,就整理了下资料。
还把您之前,提到的融资槓桿理论也给加了进去,然后寄给了我的母校那边的教授做课题,没想到教授直接把它给出版成书了!
现在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在欧美那边卖得特別的火,当然了,这版权都归您一个人的,这书里还夹著一张支票,那是您的稿酬。”
闻言,江伟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伸手接过书籍,翻开一看,只见一张支票顿时映入眼帘,而且金额竟是100万美刀!
这让他忍不住惊,道:“怎么会这么多?”
对於老板的惊,李慧敏眉毛一扬,眼中带著几分俏皮,解释道:“老板,您可太小瞧了你自已这本书的影响力了。
您提出的红海和蓝海战略,还有金融槓桿收购理论,以及价值四个维度的剖析,让这本书乾货满满,读者们可都觉得这书,特別的值得购买呢。
所以,刚一上市,这都还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售出几十万本了,而且这还只是前期的销量,后续销量,我想肯定还是会涨的!
毕竟,现在这本书不仅在欧美那边火爆,而且,
,下个月这本书也要在香江这边上市了。
说到这儿,李慧敏又满脸羡慕的感嘆道:“老板,您就算以后不做生意了,光靠这本书的版权,我觉得就够您衣食无忧一辈子了!”
江伟杰听后,忍不住自嘲一笑,道:“想不到,我竟有一天,还能摇身一变,成了经济学家了不过,对於这本书的畅销,江伟杰並不觉得奇怪,毕竟前世,这本书便风靡一时。
在2005年,商业模式日益完善的时代,都能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售出400多万本,其受欢迎程度,就可见一斑了。
如今提前问世,在这个时代,其影响力更是不可估量,江伟杰望著手中的支票,心中五味杂陈,颇有一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