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土地归属確定(1/2)
“知道你们心里有诸多疑惑,朕这里有一封信,你们看完就明白了。”
皇帝说著,拿出了一封信。
这封信,主要是根据寧恕要寄送给长公主的那封信写的,关於钱的部分自然已经剔除,余下的,差不多也是挑挑拣拣。
然后,再加上李清瑶过去所见到的。
如此种种。
信封在眾人手中传阅,每一个看到信件內容的人,都是忍不住变了脸色。
以他们的能力,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內容意味著什么。
卖蜂窝煤给百姓,好度过严冬;教化蛮族归顺,平息边关战火;发明水泥一物,通路方便。
三件大事,皆为奇功,寧恕过去才多久,居然连办了这三件大事?!
那个愚蠢的沈月婷居然还说寧恕想造反?
退一万步讲,寧恕就算是真的造反,不谈他以前的身份,和皇帝对他的偏爱,光凭这三件奇功,就能保他性命无忧了!
这就不禁得让大家仔细想想了,寧恕在天门关屯兵二十万这件事情,连他们都还没有收到消息,为何一个区区沈月婷会先知道。
信件看完,递迴给皇帝,一眾大臣依然沉默不言。
其实也不需要他们说什么,皇帝要的是,说明真相,获得他们的支持。
可以说,就是现在御书房里面的这些人,决定著国家大事,而朝堂上的那些……呵呵。
只要他们明白寧恕不是在造反,那就足够了。
那么现在,还有一件事。
“寧恕在关外归化蛮族,劳苦功高,那所谓的蛮城不日便將归入大魏版图。”
“所以朕决定,將天门关以外的草原,划给寧恕,作为他的封地。”
眾人听得当时就不乐意了,关外的草原加起来比边关三州之地还大个两三倍,这是一个臣子该有的封地?
哪怕是皇子,都拿不到这么多的封地吧!
再则,镇国公本身就已经有封地了,而且使用的面积一直都超过了自己封地的面积,还要给?
不过,刚刚看到寧恕建立三大奇功,大家也不好直接反对。
礼部尚书何诺只能试探性的问道:“陛下,这是否有些不合朝中规矩?”
皇帝冷哼一声:“什么规矩?谁要是能去南边,把南边的夷人归化,將南边的土地併入大魏版图,朕也可以把那些地方作为赏赐。”
“別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这封地和以前的封地不一样,虽归寧恕管辖,但税收照样给。”
税收就是钱,以前的封地归谁,那地上的一切就归谁,不管人、財、物。
但寧恕知道,自己要拿走这么大的一片土地,朝中官员怕是不会鬆口,所以提出,照常纳税。
有纳税,朝中官员就有得捞,总不会那么抗拒。
果然,听到这话之后,眾人思考稍许,到底是没有再讲话了。
“那就这么定了,清瑶,等会你去擬旨,但不急发,等寧恕回来,再公告天下。”
“儿臣领命。”
……
“深冬了。”
寧恕看著外面的鹅毛大雪,这段时间的雪已经开始淹没了地面,导致大部分建筑工地都不得不停工,温度已经来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