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穿成陪嫁下一秒 > 第8章 金榜

第8章 金榜(1/2)

目录
好书推荐: 娱乐:那年我双手插兜,没有对手 我入伍十年,你告我这里是盗笔? 型月,我的九重道路 甜欲肆吻!领证后夜夜被亲红温 一道治安疏,怎么就成为儒道魁首 四合院:何雨柱的精彩人生 木叶:灭族之夜,我双穿海贼 特种兵:开局获得最强教官系统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白骨妖踪

宋亭舟看著那三筐粮食出了神。

国君是少有的仁义之君,换句话说有些软弱,登基之后一直被世家制衡,不得大展拳脚整顿朝纲,如今四十八岁,在位已有二十五年。

朝堂上不得志,但一颗忧国忧民的爱民之心却是真的。

但粮种之事定有国君专门派人研究,他们一群只会读圣贤书的贡士,国君难道还指望他们来分析粮种吗?

说些普通的对三种作物的看法显然太过片面,那破题的关键就仍在於国君说的第一句话,禹国粮產不丰。

不管是本土的麦子、水稻还是新从番外传入的土豆,都是为了让百姓果腹,但目前也仅仅只能果腹。

禹国国土庞大,但周边和海外依旧还有別的国家,特別是和禹国东南部接壤的扶桑国,表面谦和,实际野心勃勃的。

国家打仗和养兵首要便是粮草,宋亭舟和孟晚谈过,以孟晚的现代社会发展来看,想整个国家富起来,是让百姓带动经济,而不是部分人富有,玩命的囤积钱財。

百姓又靠什么富呢?

哪怕有土豆种这种神物,也只是够勉强饱腹不被饿死,这是为何?

以宋亭舟现在的见识来看,他只能借著晨时初升的光照,用工工整整的馆阁体写到:“今上践祚以来,以仁善为本,抚临天下。其心也,若春日之煦,暖彻万民;其德也,似光宇之覆,庇佑四方。”

开头先吹嘘国君一番,乃是惯例,宋亭舟亦不能免俗,除非他不想当官了。

之后开始步入正题,“上之仁善,泽被苍生,故而福伯献种。豆种於北地……”

宋亭舟想到孟晚与严昶笙的谈话,思量了一下接著写道:“亩產千数,收量可人。然究系新种,种种弊端,尚未可知。稻麦之类,仍不可弃矣。黎民之匱乏,盖因地主豪绅之多占田亩,贫农、僱农、佃户旁多,不得田產,租赁度日。”他一口气写到这里停了笔,之后就不能再往深处写了。

“……凡地主乡绅多占田亩者,悉没入之,以分黎民,使耕者有田,以安民生,以固邦本。是故,土改之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功其德,铭於青史,后世瞻望,颂其不朽。”

宋亭舟一气呵成的写完,长吁一口气,顿觉心宽体畅。

国君不知何时早就离开了保和殿,放眼望去,残阳如血,余暉洒落进宫殿之中,有人在奋笔疾书,也有人像他这样已经撂了笔桿。

殿內放置在中间的香炉中,最后一支香燃尽,宫侍尖声唱道:“时辰到,请诸位贡士撂笔。”

侍卫奉命下场收卷,贡士们有序离场,返回住处整理行囊,马上就能在入夜前离宫。

四日后会张贴榜单,之后的几天时间他们可以回去等待,但不可离京。而这四百张卷子都会被密封好送进文华殿去,由读卷官评阅,筛选排序,並选出十份最优的试卷进呈国君。

四百张考卷,就是考官们较多也是一道庞大的工程,三天后才梳理妥当,国君心血来潮提前进了文华殿,看官员们相互传看试卷並点评。

侍读学士李连嵩捧著张卷子,目露欣赏,直接送到了最上首的苟正芳面前,“苟大人,此篇《粟政济民论》,足列前十。”

苟正芳接过去细看,笑著捋了捋鬍子,“不错,留下吧。”

工部侍郎夏恆也送上去一张,“苟大人,这篇《均田兴邦策》也乃上佳之作。”

“苟大人,这篇《丰谷安民策》可得前十。”

“苟大人,此文上佳。”

接二连三的文章被送到苟正芳桌面,可还需要在这些文章中取出前十递交到国君面前。

“看来今年殿试人才济济,眾卿都挑眼了。”国君自殿外进来,文华殿內的官员忙跪下请安。

“诸卿平身吧。”

国君身形微胖,面色柔和,扫视了一圈文华殿內的官员,突然问了一句,“怎么礼部只来了个郎中,吴巍和林蓯蓉呢?”

殿试阅卷向来是礼部和翰林院出的人最多,如今殿內六部都来了上官,礼部竟只来了个五品的郎中。

礼部郎中伏地回话,“稟陛下,吴大人侄子是这次贡士之一,需要避嫌。”

国君显然是知道此事的,又问道:“那林蓯蓉呢?他也有侄子参加了殿试?”

林家向来清流,支脉都留在老家务农,老父致仕后林蓯蓉才从地方调回盛京,如今朝中只有他一人在仕。

这次回稟国君的是苟正芳,“陛下,您可记得林大人之母项氏?”

国君淡笑,“项氏还曾入宫为太后和宫妃们作画,笔精墨妙,神韵毕现,于丹青一道,造诣卓绝,乃禹国名家。”

苟正芳也没在国君面前绕弯子,“项氏前些年在昌平府內收了一徒,是位夫郎,其夫正在这次殿试之內,也算是林大人之弟夫了,这才避嫌告假。”

国君语调微扬,“哦?竟还有这层关係,那贡士唤何名讳。”

苟正芳答:“谷阳县、三泉村、宋亭舟,是这次会试第十二名。”

国君心里有了数,“把挑选好的答卷呈上来吧,朕这就阅出前十。”

苟正芳又同眾官员商议一番,最终选出十篇文章呈於殿前,读卷官们又依次给剩下的文章排名排序。

国君拿到手中十份试卷,先细细品读了一遍,选出三篇放置一旁,其中赫然有夏恆选出的那张《均田兴邦策》,他手指点在上面,显然十分中意。

后又令宫侍將糊名处依次揭开,露出考生姓名、籍贯等信息。

国君看到三甲籍贯后,闭目思索片刻,“作这章《粟政济民论》的贡士姓吴,可是吴巍的那个侄儿?”

苟正芳上前看了两眼籍贯,回道:“稟陛下,是他。”

国君手指在三篇文章中摩挲,將其中的排在第一第二的《均田》和《粟政》又放回到了试卷中,又在里面挑出两张出来添进一甲之列。

苟正芳看在眼里,默不作声的用硃笔填写一甲三名次序,再书写二甲七名。

看来太子殿下真的揣圣意而中,国君果然对世家不满。

吴家,就是第一个被开刀的。项家……就看他们能不能急流勇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龙珠:请叫我超级贝吉塔 我能无限复制天赋 龙珠:超六悟空,刷爆战斗力 从僵综开始极道推衍 水滸之梁山最强寨主 盘龙:我能复制天赋神通 开局召唤100个小鲁班 港娱天后1988 网游之我锻造的装备有亿点强 吞噬星空之焱族真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