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医者仁心(2/2)
徐文君自嘲一笑,“人家姑娘心怀四海,我还凑上去干什么?难道本公子看上去很贱?”
小廝不敢再问,扬鞭挥动拉车的马匹,马蹄声在平整的水泥路上“嗒嗒”作响,掩盖住了一声微不可闻的嘆息。
——
苗家的马车行到城门口,青杏她们才发现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车马。
“黄管事?王郎中?你们这是?”青杏意外见到了熟人,脸上满是惊讶,黄管事是城里的药材商,王郎中是城中的郎中。
而且除了他们二人之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药材商和郎中。
黄管事对青杏拱拱手,“石见驛站传消息过来,孟夫郎叫我们去钦州帮忙,咱们诚惠孟夫郎照应,这点小忙怎能不帮?”
再说孟晚买药材可是钱的,运输药材的费用还是石见驛站自行承担,药材商这里只要出个管事交接即可。
郎中们就比商人实在许多,王郎中道:“家中內子的娘家就在钦州,她放心不下岳丈岳母和妻弟一家,我定要跑这一趟的。”
钦州劫匪眾多,他们得了孟晚的嘱託,刻意在这等著青杏一同前往。
驛站的人在前面开路,一路走走停停,越来越多的郎中和药材商加入。
“青杏姑娘,你们也在啊。”有人加入车队后还认识青杏。
青杏和小蓟等人见到来人也很惊喜,“金哥儿,你也来了!”来者是赫山县的郎中,同是哥儿,小蓟他们许久没见他倍感亲切。
“我爹他们收到孟夫郎的信了,说是钦州缺郎中,大家就都来了,他本来还不想带我,我死磨硬泡非要跟来的。”
金哥儿家里祖祖代代都是赤脚郎中,之前赫山县贫困,他家比普通农户也没好上多少。孟晚大力发展甘蔗的时候,他家还跑去种甘蔗来著。
后来捨得钱治病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再也不是生了病就在家等死,他家才又在县城里重新治病。苗家人还帮了他们许多,金哥儿后来出去治病救人,便是受了青杏他们的影响。
“小蓟他们在马车里,你要不要上来和他们说话?”青杏笑道。
金哥儿满口答应下来,“好啊!你也別坐外面赶车了,让我二哥帮你赶车,反正他也没別的事干。”
金哥儿的二哥当年还向青杏提过亲,让他赶车怪彆扭的,被青杏婉拒了。
这群心怀善念的医者匯聚的越来越多,共同奔赴钦州大地。
而靠著自己影响力叫来这么多医者的孟晚,此刻已经踏上了异国他乡的旅程。
“夫郎,咱们为什么不直接从钦州南部入境,还要绕上一圈啊?”蚩羽骑著马不解的问。
孟晚捧著本外籍语言书,学的昏头涨脑,闻言把书往车厢里一甩,仰倒在车厢里,“从军营入安南更近,划个小船就过去了,安南的守卫能让咱们进去吗?啊?”
楚辞把书捡起来自己拿著看。
蚩羽挠了挠头,听明白了是听明白了,但总感觉夫郎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了。
前面夏垣的人过来匯报,“孟夫郎,天色越来越深沉,一会儿恐要下雨,前方有座小镇,大人说今晚在镇子里休息一晚,明日清晨在早些出发。”
“都听夏大人的。”孟晚想摆烂。
秦啸云再三恳求,太子的事暂时还不能上报朝廷,若是之后有什么紕漏,秦家会一力承担,只希望这次夏垣能带孟晚探查到太子的踪跡来。
他们为此行策划了不少后手,堪称紧密。
首先就是路程,不能从钦州直入安南,毕竟两国现在关係紧张。
他们决定在北海坐船绕到安南的太平城,太平城既靠近安南国都,距离边境线又不是太远,是个很好的著陆点。
孟晚一行人一路昼夜不停的赶路,终於走到了钦州和北海的交界处。
在路上风餐露宿许久,终於不用在从马车上睡觉了,孟晚和楚辞下了车,蚩羽护在两人身边。
夏垣只带了个小廝和那个报信回来的瘦子,蚩羽偷偷和孟晚说,那个小廝也是有功夫在身的。
很好,两边都有高手在,出了事各管各的主子。
夏垣和孟晚所乘的两辆马车,伴著滚滚的闷雷声进了这座“小镇”。
进来后才发现,这根本不算是什么镇子,顶多是个挨著道路的村庄,只有路边上盖了座两层的木楼,上掛著客栈的招旗。
旗倒是別致,下面还坠著条金色的大鱼,不过工艺有限,金鱼过於抽象。
孟晚做为项芸的徒弟,与画之一道到底是有些造诣在身的,看的不免嘴角抽搐。
“祖父,您慢点。”他视线从招旗上挪开,下车后拐了个弯去扶夏垣,將无血缘亲孙子饰演的惟妙惟肖。
夏垣拍拍孟晚胳膊上的布料,笑的一脸慈祥,“好,好。”
其余人:“……”
“小羽,你去叫门。”孟晚指使蚩羽。
“欸,小的这就去。”
蚩羽屁顛屁顛的上前叫门,“店家?我们要住店!”
过了会儿,房门打开,出来一个披著衣的中年男人,他像是刚睡下,见到蚩羽后不耐烦的说了句,“打烊了,不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