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一词镇文坛(1/2)
月光下澈,楼中寂静无声。所有人都看著楚凤歌,想知道他还要作什么诗,都已经十几首诗词了,他竟然还要再写,而且……还是永垂不朽的诗?
永寧公主,寧月公主两人站在一起,宛如玫瑰与兰,两人都是注视著那道身影。
这种惊世才华,实在是太惊人了,在醉醺醺的情况下,竟然还能连作十几首传州诗词,坊间传闻楚凤歌是文曲星下凡,如今看来,传闻未必是传闻。
在万眾瞩目之下,楚凤歌醉眼望著空中冷月,道:“《水调歌头·中秋》。”
所有人情不自禁的屏住呼吸,侧耳倾听,生怕错过来一句。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他要作的是词……
楚凤歌缓缓向前迈出一步,吟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景国文人施德心中鬆了一口气,这两句通俗直白,老生常谈耳,不过如此。
楚凤歌继续向前,徐徐道:“不知天上宫闕,今夕是何年。”
施德心中更是冷笑:不过如此,这种我也写得出来。”
楚凤歌又向前走了一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他的声音变得低沉,让人忍不住抬头望著天上明月。
施德心中咯噔一下,顿时觉得不妙。
“好词!好一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有人忍不住低声道。
更多的人则是完全沉浸在这首词的意境当中,品味著其韵味。
“才气在涨,三尺了,五尺……这,这……为何才气如此恐怖?”突然间有人发现,瞪大了眼睛,满脸骇然。
“不止五尺,还在涨……这词才作了一半啊,该不会要超过一丈吧?”
张云棠与杨谦互视一眼,均看到彼此脸上的惊艷之色。
哪怕只是听闻了这半闕词,他们却敢肯定,这首词必定能够传世!
楚凤歌依旧一步一句:
“转朱阁,低綺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別时圆?”
当他吟诵到这里的时候,体內才气狂涌,整座楼阁的金玉器皿都轻轻震动了起来,就连桌上的纸张也无风而动。
“异象出现了!这首词引发异象了!”有人惊呼道。
“没有错,是异象,这首词不简单!”
“何止不简单,才气一丈了!”有个老儒生突然惊呼,满脸震惊之色,道:“这首词,足以传天下了!”
那些修习儒道有成的儒生,都惊骇的看到楚凤歌身上的才气疯狂上涌,片刻的功夫便已经超过一丈,可却仍然在不停的上涌。
负责记录的李江明写得浑身颤抖,写得神情激动,太好了,太妙了!这是千古之词!绝对是千古之词!这种词,將来必定传世!而他这个负责记录的,大概率也会跟著这首词记载於史书之上。
老师啊老师,你糊涂啊!
楚凤歌继续向前,轻声低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嬋娟。”
当最后一句落下时,那汹涌的才气便如井喷,一瞬之间,便已经超过了三丈!整座楼阁仿佛也剧烈的震动了起来。
在场所有人脸上失色,有人骇然,有人狂喜,有人激动,有人怀疑人生。
刚才楚凤歌说这首词將永垂不朽时,很多人並不相信,可是现在看来,这首词必定流传后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