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这是新生能写出来的【求首订】(1/2)
第68章 这是新生能写出来的【求首订】
张鲁平先前让徐铭写论文,单纯觉得徐铭证明加权格拉姆矩阵新不等式,在数值分析以及传感器网络定位精度模型优化领域有潜在应用。
不过作为刚入校报到的新生,短时间要完成这样一篇论文也不容易。
因此这周在数学分析课上,他并未主动询问。
想着学期结束能有初稿便已经算不错。
结果实际情况,却给他这么大一个惊喜,仅十天左右徐铭竟写完了。
实在远超出原本预计。
以至于刚才看刘新杰的论文生的闷气,都随情绪大幅度波动消散很多。
从徐铭手中接过优盘,插上果断关掉原本论文页面。
刘新杰这时终于长松一口气,把自个占着的位置让给徐铭不说,还非常贴心的搬来个凳子脸上洋溢热情。
“学弟快坐。”
就是那实在吸睛的黑眼圈,看上去有点怪怪的。
徐铭被刘师兄强行按到凳子上,虽感觉对方今天情感过于流露,坐下后还是沉声礼貌性道了句谢。
“谢谢刘师兄。”
反观刘新杰看到导师移动鼠标,准备点开徐铭的论文时悄悄向后退上两步。
似乎脑海中都已经想到,徐铭等下要挨批的画面。
生怕会波及他。
“这是咱数院学生早晚要经历的事,学弟权当做是提前熟悉吧。”
心中暗自思忖,都有些不忍心看。
张鲁平和刘新杰的想法差不多,确实不认为这篇论文的质量会有多好。
但徐铭毕竟是这届新生,为不打击积极性,需要尽可能找些可圈可点的东西适当给予鼓励。
否则因此对写论文产生抗拒感的话,反倒背离了他刚开始的初衷。
伴随念头运转到这里,下秒张鲁平不再迟疑,当即点进优盘中的文件。
里面内容映入眼帘,他眉头略微挑起,稍感到意外。
“咦~”
“还专门做了中英两个语言版本吗?”
接着手上动作不停,打开论文认真查看起来。
标题简洁量化。
摘要清晰。
未出现那种一上来,就满是问题的情况,使得张鲁平不免多涌出几分兴趣。
当目光开始落在正文上,时间逐渐流逝的同时,表情出现不同变化。
从刚开始的平静,转变到超出意料的欢喜。
后面更是视线和屏幕的距离持续缩短,整个人似乎完全被论文内容吸引。
伸手去拿桌旁水杯时,都不舍得扭过头。
张鲁平先前就看过徐铭的证明过程,且亲自在草稿纸上进行验证。
因此他主要是检查论文格式,和一些证明步骤是否详略得当不出错误,确保投稿后能被期刊收录。但正是如此他看似淡然的面庞下才愈发激动。
“证明框架精简,定理条件充足未遗漏。”
“量词和符号也无错误。”
“完美。”
“这真是新生能写出的数学论文?”
内心暗自思索着,饶是在燕大数院这么些年,见识过很多数学天才,此刻也难掩兴奋神情。
如果不是知道这篇论文出自徐铭之手,都要以为是给自己的博士生在看论文。
可比刘新杰的那篇强太多了。
良久。
张鲁平收回目光,摘掉眼镜放到桌面上,转身看向徐铭脸上带着温煦笑容往下说。
“小徐。”
“你以前写过论文?”
“可能是暑假看了不少数学文献,轮到自己写很多地方都比较得心应手。”徐铭接过张鲁平的话摇头谦逊回答。
张鲁平笑容更盛:“看来这届咱们数院出了位天才。”
说完把优盘弹出递还给徐铭。
“这篇论文不用给我看了,说实话我还是头回,见到有学生的论文挑不出毛病。”
而与此同时,站在不远处的刘新杰,听着导师和徐铭的谈话,嘴巴无意识地微微张开,尽管通宵后的疲惫感不断袭击着眼皮,却愣是把眼睛瞪得溜圆无比震惊。
他都听到了什么。
导师非但没有对徐铭的论文批评,竟还给出如此高的赞赏评价。
这对吗?
怎么和预想的完全不同。
昨天说好的,只是简单写写当做练手呢?
明显对练手的定义存在误解。
“连导师都找不到需要修改的地方,这怎么可能……”
然正当他还在愣神时,导师的声音突然在耳旁响起惊得他一个激灵。
“小刘。”
“去给你师弟倒杯水。”
“好的。”刘新杰习惯性回应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