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张主任,我也想带研究生了(1/2)
第76章 张主任,我也想带研究生了
张鲁平没去看刘新杰,他摆了摆手,对冯长平和郑以中两人说出名字。
“投的纽约大学数学研究所理论与应用数学通讯。”
“不过是一篇普通sci论文罢了。”
尽管张鲁平故作淡然姿态,却依旧抹平不了郑以中和冯长平脸上的惊色,顿时陷入到一阵沉默中。
原本以为徐铭能准确解答这些题,够资格夸奖。
确实有着很高数学天赋。
然而万万没想到,期中考试满分,反倒是最不值得提起的一项成绩。
谁又能知道,新生竟发表了篇论文。
关键。
纽约大学的理论与应用数学通讯,虽不属于数学领域最顶尖的学术期刊,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知名度,却也算是称得上不错的刊物。
绝非那些水刊可比。
“大一新生能在这个期刊上发表,可一点不普通。”
“我有研究生还被拒稿了呢。”冯长平摇摇头拿自己学生的事来举例。
郑以中同样重新诞生兴趣,对徐铭这篇论文的具体内容感到非常好奇。
“什么方向领域?”
“数学分析中的问题,他定义了一种加权格拉姆矩阵并证明新不等式,在数值分析和网络传感器模型优化等领域中具有潜在应用。”张鲁平接过郑以中的问题直接给出了详细的回答。
冯长平想到什么接话道:“看样子主任没少精力帮忙修改完善吧?”
在他看来徐铭作为新生,论文能如此迅速被期刊方面过稿发表,纵使证明过程非常严谨符合逻辑,背后也肯定少不了张鲁平的修改。
毕竟他有时候也会给自己研究生看论文,属于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换做大一就能有如此成绩,导师改起来论文来还会更加上心。
然而这次冯长平却猜错了。
“老冯你讲的可不对,实际上徐铭确实首先给我看了那篇论文,但我根本找不到哪里能有下手的地方。”
“简直是非常完美。”
张鲁平淡笑着把这件事解释清楚。
丝毫没有往身上揽功劳。
与此同时后面的刘新杰也反应过来,连忙接过话茬斩钉截铁补充句。
“关于这点我作证,徐铭师弟的论文,确实连个数学符号都没有改。”
当冯长平和郑以中听到这句话,脸上神情当场就被震惊所占据。
约摸顿了十多秒,方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
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我还是头回听说有这种事情。”
紧接着冯长平动手迅速,再次提及关于自个带研究生的问题。
“那我明后两年的研究生数量,院里多给些吧,我看这个徐铭就很合适。”
“徐铭是我的学生,你就打消这个念头吧。”张鲁平很是坚决的反驳。
好不容易发现这样一个数学天才,怎么可能拱手让给学院里的其他人。
但正当张鲁平以为打败对手时,旁边沉默有一会儿的郑以中突然开口,且神色要多认真就有多认真。
“张主任。”
“那个……我也想带研究生了。”
眼瞅着连郑以中这种许久没带研究生的人,都参与进抢人的戏码中,张鲁平突然有些后悔今天提及论文。
不过这种念头刚在脑海中闪过,下秒便被驱除出去。
毕竟按照数院的规定,有学生发表sci论文,是要给出公告通报的。
何况还有奖金的问题。
到时候院里的教授自然会知晓。
伴随念头停留在这里,他最终面露无奈,被迫拿出个折中的方案。
“干脆这样吧,等徐铭本科毕业,就让他自己选导师。”
此提议也顿时得到大家一致同意。
“可以。”
“我没有意见。”
瞧见两人的态度,张鲁平总算松了口气,并不担心徐铭会转头其他人。
谁让是他先来的。
……
与此同时。
数院32楼203宿舍。
徐铭坐在床铺下面的书桌旁,目光盯着眼前笔记本电脑打开的页面,心情仍未从刚才的喜悦中脱离。
他晚上回到寝室,本像往常那样,习惯性登录邮箱查看下论文状态。
正巧发现来自大洋彼岸的邮件,得知自己的论文被理论与应用数学通讯接受。
首先给张鲁平打去电话报喜。
倪明杰和蒋旭以及朱志轩他们三个人,此刻则站在徐铭身后好奇瞅着,显然都属于头一回见到论文被刊物接受的回复邮件。
“恭喜啊徐铭。”
“真牛逼。”
“在哪里能看到这篇论文?”朱志轩跟在两人话后面轻声询问了句。
徐铭闻言开口回答。
“期刊网站上应该会很快更新,纸质的慢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