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项目结题,这叫贡献不是很多(1/2)
第86章 项目结题,这叫贡献不是很多
时间进入到十一月份,燕京的平均天气,维持在零度和十度之间。
干燥寒冷。
信院项目组这边,在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终于使用徐铭推导出的新加权矩阵公式,成功架构出完整的wifi无线定位系统模型。
并在学校体育馆邀请学生配合参与测试。
最终得出各种数据。
“导师。”
“根据我们搭建的微型测试网,所得实验数据平均误差仅为两米。”
“且应约束cond(w)小于10。”
“徐师弟推导出的新加权矩阵公式,成功解决了我们的定位偏移问题。”
现场郭昊强满脸兴奋,神情激动的向许崇兴教授汇报相关的实验结果,同时心里面对徐铭十二分的佩服。
如果说刚见到徐铭的时候,有部分原因是自家导师吩咐才对徐铭非常热情。
那么此刻则属于发自内心。
毕竟天才总是很容易吸引别人的青睐,尤其像他们这种项目上人员。
困扰大家许多天的定位漂移问题,连把林伟从数院借过来都没能解决,结果到徐铭手里几天就有了新公式。
如何不让人感叹。
“这个数据比奥组委技术评审要求的三米误差,还小了足足一米左右。”
“我们的胜算一下子高多了。”不怎么说话的魏大强都忍不住接了句。
许崇兴同样脸上浮现出喜色,庆幸自己在公开课上亲眼见识到了徐铭的水平,专门将其从数院借过来,否则项目情况肯定不会有现在这么顺利。
为此他丝毫未吝啬自己称赞。
“好样的。”
“难怪你们张主任整天挂嘴边念叨,以后想让你去考他的研究生。”
“能用两天时间推导出新加权矩阵公式,连我都开始有点心动想挖人了。”
“那导师非要找过来不可。”林伟笑着附和道。
徐铭则依旧保持和煦笑容,颇为谦逊的回答,并未把所有功劳揽到自己身上。
“许教授在夸下去,我怕我走路鞋底都不挨地了。”
“没有各位师兄学姐前期做数据,再多给我几倍时间恐怕都没法得到加权矩阵公式。”
“我这是踩在了大家的肩膀上面。”
“徐师弟的功劳最大。”郭昊强将手轻搭在徐铭肩膀上笑着补充。
王雯丽眼神全然落在徐铭身上,这时同样发自内心表示佩服。
“学弟,你真厉害。”
这几天他们全力用新公式架构模型,要说心里面没有任何担忧那绝对假的。
就算再相信徐铭的天赋,数据没出来前都是空话。
大家为这个项目前后忙活了不短时间,眼看就要参加首轮测试和其他团队竞争。
自然不想遗憾落败。
失去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助力数字奥运的机会。
其意义和其他项目相比完全不同。
好在今天进行实验后,所得到的数据结果,成功达到奥组委技术评审要求。
项目通过的概率可以说相当大。
徐铭礼貌性向王雯丽这位学姐表示感谢,随即话音刚落又听许崇兴继续往下讲。
“根据我目前了解到的信息,箐华那边采用的zigbee加惯性导航方案,虽然有着比较低的电池功耗,定位精准度却是远远不如我们。”
“所以现在咱们的赢面是比较大的。”
“如果真被通过,等奥运结束会有专项奖项和奖金。”
“另外。”
“相关论文等完成后,会投稿ieee学术会议期刊,至于加权矩阵公式这块内容你们俩商议撰写。”最后一句话是同徐铭和林伟所讲。
大家听完许崇兴教授的这番话,心里面可谓是个个振奋的不行。
恨不得现在就开始首轮测试,好带着自家方案,去和其他项目团队竞争。
而徐铭则是高兴自己又要有一篇论文,且影响力还要比先前的数学论文高不少。
明明才入学报到两个多月,竟都有两篇论文。
比普通研究生发表的都多。
关键这两篇论文,还皆不是他主观意愿发表,只能说太优秀有时也是一种烦恼。
当然这话徐铭也就在脑子里想想,当着大家的面肯定不能讲出来。
总要适当照顾师兄学姐面子。
许崇兴很快又想到什么,趁大家收拾设备时,又回过头对徐铭交代起来。
“小徐。”
“咱们项目差不多已经算结题,你不用每天还往这边跑来回折腾。”
“等下半月首轮测试开始,再一起前往鸟巢。”
“好的许教授。”徐铭点点头应声。
说起来如今鸟巢刚完成钢结构主体,距离正式建成竣工使用还需要时间,能去到里面参加技术竞争,着实是种很难得的新奇体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