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这下坏了,老家伙们想挖墙脚【二合(2/2)
既然现在拿到真实数据,确定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的表现远超预料,那自然就不存在担心的地方。
梁占军把孙院士的话悉数听完,得知对方安排妥当才算稍微松了口气。
接着孙稼栋则走到徐铭跟前,以项目总设计师的身份主动与其搭话。
“徐铭同学。”
“感谢你为北斗导航项目做出的贡献,你的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节省了大量时间。”
“国家需要一百个像你这样的天才。”
再次给出极高的评价,但在场人却毫无异议,都认为再正常不过。
是徐铭应得的荣誉。
毕竟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带来的定位精度,所有数据就在那里摆着,真正拿实力和水平说话这时候谁还会去在意年龄和资历。
何况以单看孙稼栋院士这爱才的程度,恐怕用不了多久资历就会超过他们。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孙稼栋院士的话音落下后,并没有停下的意思,紧随其后又笑着补充句。
“你对北斗项目的个人突出贡献,我会记录上报的。”
“另外我和老张一样很看好你。”
“谢谢孙院士,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徐铭猛地站起身连连点头谦逊应声。
接下来的时间,现场其他人也没闲着,纷纷主动和徐铭搭话交流。
其中梁占军更是毫不顾忌面子,以非常热情态度搭话的同时还不忘发出邀请。
“今天你可是给了我们大家一个很大的惊喜,孙院士说你是天才一点错都没有,以后有机会欢迎你随时过来我们空间技术研究院交流学习。”
目前国内各大研究院,对于人才可以说是相当稀缺。
更不要说像徐铭这样的天才。
如果能拐进来一个,都称得上天大的好事,回去院长都要请吃饭。
眼下徐铭虽研究生在读,但提前打好关系,以后说不定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徐铭面对众多远比自己级别高的教授,也不免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回应起来自然都是满口答应。
“我会的梁教授。”
旁边的黄运良和许崇兴两人,目睹着这副场面,心里可以说是爽的不行。
简直太给他们给燕大长脸了。
以后不当宝贝供着,那都说不过去。
直到后面听到梁占军的话,这才逐渐回过味,脑海中顿时咯噔一下闪过念头。
坏了。
这些老家伙们想挖墙脚。
反应过来忙一左一右来到徐铭身边,主动替徐铭回应项目上的教授研究员。
“老梁你和我们客气啥,你们那缺人的话,多给我们燕大几个助理研究员名额不就成了。”
“我们燕大的博士毕业生都很优秀。”
……
不远处已然完全没什么存在感的姚伟泽,以及郭昊强等他们几个人。
先是看向被夹在中间的徐铭,又收回目光互相对视眼然后面面相觑。
似乎彼此都能猜到对方在想什么。
只有简单的三个字。
羡慕啊。
伴随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测试圆满成功,之后几天验证就显得轻松许多。
除静态目标定位精度测试外,还特意选定了几辆运钞车实时定位其位置,相当于进行北斗导航的实际应用。
这对于打开国际知名度,获得海外订单有重要作用。
转眼来到月底。
燕京奥运会圆满落幕的同时,新一届大学生也背上行囊乘坐火车飞机进入大学。
徐铭他们待测试圆满结束之后,便和许崇兴以及黄运良两位教授返回学校。
“关于孪生素数博士课题申请总算完成,等回去之后就把文件递交给院里面。”
车上。
徐铭暂时关掉电脑,心中思忖的同时,对即将开始的博士生活颇为期待。
在魔都的这几天,他本人并没有太多任务。
自然不会让自己闲下来。
撰写完博士课题申请报告之后,还顺带推导起之前在国际数论会议上,同陶哲轩对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探讨。
尝试从初步确定的几个方向上,对多尺度解析筛法进行专项优化。
使其能用于对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
然暂时仍没有突破性进展,还需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演算推导解构才行。
他为此申请博士课题,主要是使用先前获得燕大年度学术之星,学校和院里方面奖励的科研经费。
因为院里给他专门安排了工作室,刚好用经费先组建台小型服务器。
方便平时验证筛法数值。
不然只依靠学校的内部服务器,相对来说太麻烦。
和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相比,孪生素数猜想作为数论皇冠上的明珠,想让其有一点突破性的进展都很困难。
除理论上的论证外,同样需要计算数值予以支撑。
否则相关论文发表出去,也会受到数论界顶尖专家学者的质疑。
同一时间国内正式对外宣布,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系统取得重大突破。
表示定位精度已超过gps。
此消息很快引起全球各大媒体注意,纷纷关注此事。
从北斗一号实验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导航项目便受到外界的关注,但都不认为能够和gps相比。
结果这才过去多长时间,突然宣布定位精度已经远远超过gps。
自然无法接受。
于是几乎是消息传出当天,扭约时报便发文,明确表示北斗定位精度数据动用地面欺骗信号。
潜台词称北斗技术不可能超过gps。
彭博社则怀疑数据造假,甚至要带着gps去魔都进行测试验证。
在海外主流媒体引导下,海外网友同样不相信世界上还能有比gps更精准的定位系统。
反倒是某些没有自己的定位系统的小国家,其新闻媒体则更多是好奇。
迫不及待想知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真实情况。
因为对他们而言,如果能有替代的gps的产品,无疑是一件好事。
起码在每年支付的高额费用上,或许能少上很多。
好在对于海外形成的舆论,早就在北斗卫星导航项目组的预料之内。
早几年宣布要打造国产导航定位系统,并成功发射北斗一号实验卫星时,便没少和那些主流媒体打交道,对其做法可以说再清楚不过。
最终没有搁多长时间,国内便再次发布《北斗复杂城市环境测试白皮书》。
同时瑞士sgs集团发布声明,称对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测试过程全程认证。
新闻首先被国内媒体报道后,像天涯社区铁血论坛等网络社区博客内,都显得非常热闹发帖参与讨论。
不要说海外媒体不愿相信,哪怕自家人都惊喜不已。
完全没有想到,北斗二号实验卫星发射没多久,便取得了如此大的突破性进展。
但由于北斗项目核心人员身份并未公布,大家只能自行猜测交流。
“兄弟们快看这条新闻,咱们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啥时候变得这么牛逼了?”
“今天我看到也吓了一跳,感觉比预想的似乎快上很多时间。”
“技术大突破吗?”
“不知道是哪位院士教授的贡献,居然让定位精度直接超过了gps,我翻墙过去看到海外很多媒体在报道。”
“早就该把gps换掉,今个真让人高兴。”
“连测试白皮书都敢发布,说明确实有底气,海外媒体跳脚破防正常。”
……
很快当相关消息传到海外,再次引起热议同时,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和阿美瑞肯gps管理局也都被迫做出反应并给出回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