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谁家博士课题是这样的【二合一】(2/2)
要知道这段时间可是充实到,连把信息学科提升到3级都还借助北斗项目。
到现在物理仍旧处在2级学科。
还需另外找时间,去研究物理中的量子力学,获得物理学科经验值。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摇头给出准确答案。
“暂时没有当助教的想法。”
“你这大忙人确实没时间上课,就是那些新生估计要失望喽。”倪明杰边用力蹬着车子边扭头应上句。
车后面坐着的蒋旭和朱志轩,也都认同着点头。
他们可太清楚,徐铭每天有多忙,除暑假飞到波恩大学参加国际数论会议之外,上个月还和许教授到魔都出差了几天才回来不久。
虽然不知晓具体事情,都证明徐铭平时非常忙碌。
接下来几人也不再多讲。
不多时。
车子刚来到一栋宿舍楼下,便见熟悉身影正站在大门口招手示意。
“林师兄。”
徐铭把车子停好,近前同林伟打起招呼。
说完不忘为身旁的倪明杰等人介绍。
对蒋旭他们来说,相比较作为博士的林伟,更熟悉担任助教的刘新杰。
“咱们先上楼吧,你的宿舍在三楼,钥匙我刚才帮你领过来了。”
林伟和倪明杰他们打了声招呼,又把目光放在徐铭身上微笑着说明情况。
话落。
众人也不再迟疑,纷纷帮忙拿上车里的东西,从楼梯朝三楼走去。
期间林伟则讲解起宿舍布置。
“咱们院的博士生宿舍条件还算不错,除空调厕所都有之外想做饭也是可以的。”
“整个三层基本都是数院的博士,我也在你旁边。”
“楼下则属于硕士研究生的两人间宿舍。”
边走边说之下,最终几人来到三楼303房间外,看着徐铭掏出从林伟那里接过的钥匙。
将这间博士生宿舍打开。
尽管地面和书桌上落了一层灰尘,但整个环境还是非常干净整洁的。
徐铭将手里的东西放到床上,走过去先把窗户通风。
倪明杰和蒋旭以及朱志轩他们几人,则都是头一回见识到院里的博士生宿舍。
纷纷瞪大眼睛四下打量,要说不羡慕那绝对是假的。
“这也太宽敞了。”
“关键有空调和独立的卫生间,直接秒杀咱们的本科生宿舍。”
“看到这住宿条件,我都想读博士。”
而就在303宿舍内正热闹着的时候,只见门口突然探过来两个男生身影。
稍微偏瘦的体型,都戴着副近视眼镜,视线望向里面时有些不好意思。
待双方目光碰撞之后,才连忙主动打招呼介绍自己。
“你是徐师弟吧?”
“热烈欢迎徐师弟来这边住,我们俩也在这一层,以后请教问题可方便的多。”
“他们是吕昂和杜翰文,和我是同届。”林伟从旁面向徐铭多讲这么一句。
徐铭听着两位博士师兄也喊自己师弟,当即意识到什么热情回应对方丝毫没有什么架子。
“两位师兄好。”
经过几句对话交流下来,徐铭知道他们两人也是导师带的博士生。
早知之前他便听刘新杰提起,张鲁平教授虽只带了他这么一个硕士研究生,但博士学生还是有几个的。
只不过作为博士研究生,平时除忙着研究文献资料撰写分析报告。
还要积极参加院里的课题。
生活节奏基本都非常规律三点一线。
这也就使得,平时能见到的陌生人很少,除非是主动找他们请教问题。
比如刘新杰就经常如此。
主要林伟也被信院那边挖过去,参加了奥运核心场馆无线定位系统的设计,徐铭这才对其比较熟悉经常交流。
不得不说吕昂和杜翰文,还是比较清楚,自家这个小师弟在导师心中的地位。
所以接下来相当卖力,二话没说便参与到帮忙搬运东西的行动里。
两趟便把徐铭的行李搬进宿舍。
他们除了知道徐铭在数论领域有着出色成果,更从林伟那得知小师弟其他分支同样很厉害,想到以后可以光明正大的找师弟请教讨论问题。
肯定要拉近关系抱紧大腿。
就这样。
由于临近晚上的饭点,徐铭便打算请客吃饭,对大家帮忙表示感谢。
然吕昂和杜翰文却开口主动婉拒。
“徐师弟。”
“我们俩等会儿还要去导师那一趟,等改天我们几个当师兄的请师弟吃饭。”
徐铭闻言倒也没有多想,毕竟博士生确实经常在忙。
于是点点头附和道:
“没关系。”
“说起来明天我也要去导师办公室,把我的课题申请报告递交上去。”
虽是很随意的一句话,但传进现场几位师兄耳中却猛地瞳孔骤缩鼻翼微张。
仿佛听到什么国际大新闻。
其中吕昂反应最快,几乎是下意识脱口询问起来。
“师弟这就要自主申请博士课题?”
“涉及经费吗?”旁边杜翰文紧随其后接过话茬附和。
根据燕大数院的博士培养方案,博士研究生主要是参与导师主导的科研训练。
比如加入课题组,每周参与项目组会。
就算自主申请课题,也是在导师给出的框架内提出创新想法。
经导师认可后方能独立探索。
若课题存在一定科研价值,则能够申请院里的博士研究生科研基金。
他们三个人虽然都称得上高年级,却都还没有自主申请过博士课题。
因此对于徐铭的话才感到意外。
这时林伟突然想起什么,跟在两人后面补充一句。
“徐铭获得过咱们学校的年度学术之星奖项,里面是包含科研经费的。”
“只要博士课题审核通过就能获得。”
“我怎么忘记这茬。”吕昂拍了下脑袋继续问道:“那是咱导师给出的课题框架吗?”
“和我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的方向有关。”徐铭如实回答倒也没有故意隐瞒。
甚至说话的过程中,还随手把打印出的课题申请报告递给站在旁边林伟。
杜翰文他们自然知道,自己这个师弟在本科毕业论文中构建出新的筛法,成功证明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问题。
得知又是和数论有关顿时平静许多。
毕竟有前面的学术成果打底,刚成为博士就自主申请课题倒也正常。
直到发现开题报告中,写着孪生素数猜想,表情瞬间凝固在脸上面面相觑。
约摸怔了将近十秒,才算回过神来,咽下一口唾沫忍不住试探性询问。
“师弟要在博士阶段研究孪生素数猜想?”
对于自主申请的博士课题,若不能转化为成果,发表上一篇sci论文。
极大概率会被院里延毕。
尽管以徐铭在数论领域取得的成绩,大概率不会出现延迟毕业的事情,但真没见过哪个数学博士把孪生素数猜想当做自己课题。
“是有这个打算。”徐铭点点头回答。
说话时的语气略显淡然,就像是在讲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旁边倪明杰蒋旭三个人,同样面色平静,和林伟以及杜翰文他们形成鲜明的对比。
以至于刚为师弟到来的激动心情,瞬间消失觉得身上背了座大山压力非常大,这以后还怎么好意思把自己的论文拿过去让导师查看。
……
求月票,还差一百多,满五百加更一万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