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烈日淬真钢,震动人心的一幕!(1/2)
第96章 烈日淬真钢,震动人心的一幕!
“贾环。”
“坚持不住就离开吧。”
十二亲卫之一的李擎注视着眼前的矮小少年,顽皮、无赖且狡黠,或许正是如此,让他小小年纪看起来有些猥琐,远不如其它人那般坦然。
董勇等人注意到了李擎的动作,不约而同的露出了会心一笑,贾琰当然没有空亲自安排这些贾家子弟,只能是他们来调教,他们身为暗劲武者,有权利选择自己心仪的徒弟。
“不!”
贾环拖着沉重且疲惫的身躯,咬着牙,额间汗水不断滴落,低吼出声:“母亲。”
“我一定要留在这里,我要向琰二哥一样上阵杀敌,为你挣个诰命回来。”
轰隆!
在场众人听到这话,无一不被触动。
赵姨娘是贾环的亲生母亲,在荣国府地位卑微,甚至连那些大丫鬟都比不上,靠着聪明才智和审时度势,从众多丫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贾政的侍妾。
然而,贾环母子时时刻刻都在受到王夫人的打压,府中上下没有人瞧得起他们。
恰恰是这样的处境,贾环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才会让所有人刮目相看,这个一直被贾宝玉光芒遮挡住的贾家二房庶子。
“不想走就跑快点。”
李擎脸上掠过一抹赞赏之色,呵斥道。
“啊!!!”
贾环大吼一声,疲惫的身躯再度向前冲刺。
“兰儿。”
李纨看着年岁更小的贾兰,充满了心疼,不由得劝说道:“我们回家吧。”
她本来对儿子的安排就是效仿贾珠,科举入仕,现在贾兰又成为了荣国府二房唯一的继承人,贾环这种庶子没有继承祖产的资格,又何必在这里遭罪。
“母亲。”
贾兰跟在贾环身后,虽然跑的慢,但一步一步非常坚实,被晒得通红的小脸上布满了从未有过的认真,一字一句道:“我是您的儿子,是父亲的儿子。”
“父亲不曾做到金榜题名,我一定要做到,我也像三叔一样,给您挣个诰命。”
“兰儿!”
一向素净淡雅的李纨眼中止不住的泪水流下,梨带雨,贾兰才6岁,懵懂小童能知道什么,无非就是出于对她这个母亲的爱,所以才会学着贾环去做这些事。
“琮弟!”
此时,王熙凤忍不住上前唤了声她从未在意过的贾琮。
“琮三爷。”
平儿看着贾琮已经摇摇欲坠的身躯,知晓他似乎到了极限。
与之一起的还有年岁相仿的贾菌、贾茵、贾芝、贾芷,全跟在贾环身后,一个个小萝卜头体力几乎到了临界点,全凭一口气撑着。
“哇!!!”
赵姨娘放声大哭,声音响彻整个甬道,李纨一双玉手死死的捂着自己的嘴,生怕自己哭出来影响贾兰。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王熙凤的丹凤眼中倒映着一道道身影,这些人她平时根本没有在意过,偏偏在这里,在这一刻,每个人的身影格外鲜活。
“嗒嗒!”
伺候贾母的大丫鬟鸳鸯、东府的尤氏、秦可卿,还有迎春、探春都赶到了甬道。
“这”
一众女眷的脸色骤然发白,话语中透着颤音。
“环哥儿。”
“琮弟!”
探春、迎春立马注意到了贾环、贾琮的身影,呆滞在原地。
“这是.”
鸳鸯看得触目惊心,这些人要么是贾家主子,要么是贾家族人,哪个不比她身份尊贵。
现如今,一个个在这里拼了命的跑,跑得不成人样,这让她如何去回禀贾母。
“凤哥儿。”
“这是在做什么?
尤氏回过神来,询问王熙凤。
“珍大嫂子问错人了,这些可都是琰弟院中的人。”
臻首微动,王熙凤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我”
尤氏注意到了十二亲卫,本想问个究竟,但看着他们板着脸的样子,心中发怵,双腿像是生了根,动弹不得,只得站在原地看着。
“那小子不错,一股子机灵劲,对自己能下得了狠手,难怪老李会看中他。”
“我倒是觉得这个不错,倔强、坚韧,这种人学习武艺必然会突飞猛进。”
“这几个小一点的都不错,没什么痕迹,悉心培养,来日必成大器。”
十二亲卫没有理会一众贾家女眷,一一点评起在场的贾家族人。
他们身上可都有正三品的世职:轻车都尉,要不是贾琰亲卫,外放出去,至少是一个正四品的卫指挥使,贾家之中除了贾敬、贾赦,没有人值得让他们高看一眼。
“啪!”
年岁最小的贾兰第一个扛不住了,正要一头栽下,被关烨捞在了怀中。
“兰儿。”
见状,李纨俏脸煞白,想要上前关心贾兰,却被人拦住了。
“老大。”
“这里交给你了。”
关烨留下一句话,身形如影随风,直接进了宁国府后院。
“啪!啪!啪!”
贾兰的倒下似乎引起了连锁反应,年岁较小的贾环、贾琮等人都坚持不住了。
李擎等亲卫一人拎着一个小萝卜头,跟在关烨身后离开。
“环哥儿。”
“琮哥儿。”
这一幕落在赵姨娘、探春、迎春眼中,心都被攥紧了,有些喘不过气来。
“瞧他们的样子,想必琰弟早有安排,你们也不用太担心。”
“府中的哥儿都是他的兄弟子侄,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
“兴许这倒是一桩旁人求都求不来的机缘。”
旁观的王熙凤比起李纨等女更加灵醒,看出了一些端倪,十二亲卫不像是在故意折磨,更像是一种筛选,只有贾家子弟坚持不住,他们才会出面送往东府。
“凤哥儿说得对。”
“二弟院中起了火,大量药材在熬煮,必然不会让这些哥儿有任何意外。”
“你们要是真担心,不如随我一同前往。”
身为宁国府大太太的尤氏出言安慰在场众女。
“好。”
李纨、赵姨娘想也没想,答应下来,跟着尤氏前往宁国府,探春、迎春、鸳鸯都一并跟了过去。
“奶奶。”
等到女眷都散的差不多了,平儿有些不解的唤了声愣神的王熙凤。
“要是他也在这,多好啊。”
王熙凤长叹了声,一双丹凤眼中说不出的遗憾和懊悔。
“奶奶。”
平儿知晓她的意思,开口道:“东府的蓉大爷刚才也在,二爷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