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天津水师,王子腾心中升起的野望!(2/2)
“那竖子可是又做了什么,委屈你了。”
堂内众人不由得把目光投向了李纨。
“老太太。”
李纨连忙放下碗筷,恬静道:“并非是琰弟无礼,琰弟所为皆为族中子弟,我只是一介女流,不知世事,反倒误会了他。”
‘呃呃!’
听到这话,众人微微一怔。
下人回禀只道李纨晚间领着贾兰回来,脸上泪迹斑斑,大家都以为贾琰蛮横,毕竟,那日血染荣禧堂,剑掴王夫人,历历在目。
谁能想到李纨居然会主动为他开脱,且从李纨神态举止看来,这番话并非违心之言,恰恰是发自内心。
“他倒是有担当,老身不如你。”
贾母慈祥的面庞上露出了一抹感慨之色:“敬哥儿把他藏了十五年,外间只道他一身武艺,虎胆雄心,殊不知那等事需要的不单单是这些,更要通晓兵书战策,军略无双。”
“太上皇都对这竖子赞叹有加,可见他的优秀,国朝有目共睹。”
“族中这些子弟要是能学到他分毫,老身来日在九泉之下,亦可面对夫君、先宁、荣二公。”
“老太太说的是。”
在场众人都是荣国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自然明白贾母所言深意。
“回老太太。”
“琰弟昨日知会了,兰哥儿日后都在东府。”
“一日三餐、衣物用度都由那边管着,只是晚间回来睡。”
李纨接着补充了几句。
“哦?”
贾母浑浊的老眼眸光一闪,诧异道:“他那里得了不少好东西,支应这些子弟不算什么。”
“只是,我听说兰哥儿他们学得可不仅仅是武艺,还有骑射、兵器。”
“东府那边能施展得开吗?”
尽管她对贾宝玉宠爱有加,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已经糊涂了,她还是希望贾家子弟能够上进,多出几个武勋、进士,光大门楣。
“老祖宗。”
王熙凤娇笑着解释道:“您可是不知道,东府如今变了个样子。”
“演武场都收拾出来了,置了靶场、马场、马厩,还有专门的间用来给兰哥儿他们习文断字。”
“瞧着比那些王爷府邸都不差,热火朝天。”
那一日,王熙凤亲眼看见了贾环、贾琮等人的变化,面目狰狞,只有眼中的坚定,愣谁见了都会记忆犹新,她还特地在尤氏的陪同下看了东府。
前院与园一处,后院单独隔开了演武场,还有贾琰自己起居的小院。
别的不说,单单是那二十匹乌珠穆沁马,价值至少数千两银子,还是有价无市。
“如今是怎么一个章程?”
贾母来了兴趣,再度问道。
“老祖宗。”
“头前入了琰弟眼的有十五人。”
“年纪大一些的有贾芸、贾蔷,稍小一些的贾珖、贾璎、贾琛、贾菖、贾荇,与环哥儿、琮哥儿、兰哥儿年岁相仿的贾琼、贾菌、贾茵、贾芝、贾芷。”
“8个小不点各自拜了琰弟的亲卫做师傅,五个稍大点的如今在学着什么拳,贾芸、贾蔷学得多是战阵厮杀的技巧。”
鸳鸯对这些事了解的很深,一五一十地汇报道。
“老祖宗。”
王熙凤补充了几句:“教族中子弟的琰弟亲卫,哪个身上都是正三品的轻车都尉。”
“他有心了。”
贾母点了点头,大致知道了这些亲卫应该是来自陇西十二家。
“府中哥儿都去了,都中八房未曾及冠的子弟也去了。”
“为何不见宝玉?”
就在这时,贾政突然开口问了声。
“.”
荣庆堂骤然一静。
“作孽的畜生。“
看见众人默不作声,贾政哪里还会不知道贾宝玉压根没去,只觉胸口闷得慌。
这样的机会,国朝多少人求都求不来,放到门口,贾宝玉都不想珍稀。
“二弟。”
“兰哥儿、环哥儿都入了琰哥儿的眼。”
“宝玉不去就不去吧,莫要因此伤了身。”
贾赦自从回到了荣禧堂,大哥的姿态也恢复了,出言劝慰道。
“大哥说的是。”
贾政响起自己的嫡长孙、庶子,心中的怒火这才熄灭了。
二房的继承人已经不是贾宝玉,而是贾兰,他的希望还是要寄托在贾兰身上,些许或可放在贾环身上,贾宝玉就算了,他恨不得掐死他,省得丢了二房的脸面。
其它人听后,一个个神态各异,有幸灾乐祸,有漠视,也有怜悯,没有人看好贾宝玉这个绣枕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