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武侯军法治家,贾府刁奴皆胆寒!(2/2)
贾家众人不由得侧目,还没想到这丫鬟是个痴情人。
“求君侯开恩。”
司棋眼见心底的秘密被揭穿,连忙磕头哀求。
“我实话告诉你,你父母与你外祖父、母沆瀣一气,贪墨府中,这等大罪免不了一生劳作至死。”
“潘又安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好在他一个小厮没敢伸手,其父母老实本分。”
“你叔叔秦显与你那婶娘是有能耐的,干净爽利,未雨绸缪,若非受你外祖父一家牵连,他们本该在这府中做上管事。”
“看在二妹妹张了这口,今日,我便做主,将你与潘又安、秦显夫妇的奴籍契书一并还给你们。”
“你可随秦显夫妇一并前往承德。”
摆了摆手,贾琰淡淡道。
“谢君侯!”
司棋感激涕零,连忙磕了几个头,转身离去。
“多谢二哥哥。”
迎春施施然行了一礼,把这份情谊记在了心中。
林黛玉、薛宝钗见后,心中有了思量,这位武侯看起来并非全然冷酷无情,对待家人如春风细雨般润物无声。
“大房之事是我这个做父亲的没有处理好,忽略了迎春、琮哥儿。”
突然间,贾赦开口道。
“父亲!”
迎春、贾琮没想到贾赦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承认自己做差了,两人眼中都泛着泪光。
“今日,大家都在这,大房的一些事,我就都定了。”
贾赦面露愧色,继续道:“荣国府的爵位及荣禧堂交予琏哥儿。”
“荣庆堂交予琮哥儿,倘若日后琮哥儿得了功勋爵位,另立他府,荣庆堂再交还予琏哥儿。”
“为父百年之后,房中所有一分为二,分别由琏哥儿、琮哥儿继承。”
“迎春出嫁时,为父自会为她置办一份嫁妆,绝不输给都中名门贵女。”
“公爹/父亲!”
王熙凤、贾琮、迎春齐齐出声,堂内众人都露出了惊愕之色,这是要提前定下大房分家之事。
“母亲、琰哥儿。”
“还劳你们做个见证。”
贾赦的目光投向了贾母、贾琰。
“老大。”
“你想好了,老身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琏哥儿承继大房,兰哥儿承继二房,两个庶出的哥儿什么都没有,未免有些不妥。”
“荣庆堂予了琮哥儿,我房中这些物什一分为二,分别交予宝玉、环哥儿。”
贾母想了想,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
‘呃呃!’
一旁的贾家人都露出了诧色,没想到贾母会更改想法,此前她可是想的由宝玉继承她房里一切金银细软,现在居然将一半给了贾环这个庶出子,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不过,贾赦、贾琰立马明白了贾母的心思,看来是想要为贾宝玉留一份后路,贾环日后若成事,多少也得照拂他这个嫡出兄长,贾兰就更不必说了,二房继承人又怎能不管贾宝玉。
“赦叔、老太太说了。”
“那本侯就做这个见证,日后谁要是敢生事,休怪本侯无情。”
冷眸一瞥,贾琰的声音透着冻绝万物的冰冷,直叫在场所有人浑身一颤。
“不敢。”
王熙凤、贾琮、迎春纷纷应下,做为大房大太太的邢夫人从始至终被排除在外,无人问津。
“琮哥儿。”
“这些年你受了不少委屈。”
“日后,你要习武从军,耗费不小,为父予你五千两,添置一些外物。”
“你院中那些下人一并逐了,凤哥儿再安排人伺候。”
贾赦拍了拍庶子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公爹放心。”
“我一定给二弟安排一些得力的丫鬟、小厮伺候着。”
王熙凤赶忙打包票,迎春还未出嫁,贾琮年纪更小,她这个嫂子怎么都得担当起来。
毕竟,荣禧堂已经明确交给贾琏夫妇继承,还有荣国府的爵位,剩下那些东西都是蝇头小利,算不得什么。
“我”
突如其来的关心让贾琮有些不知所措,踯躅原地。
“琏二嫂子倒也不必太费心思。”
“琮哥儿院里,安排个大丫鬟,再寻两个小丫鬟、一个长随即可。”
“我听说林之孝有个女儿,名叫林红玉,聪明伶俐,巧言善辩,不若把她安排给琮哥儿。”
“二妹妹那边,司棋去了,绣桔升做大丫鬟。”
“今次赶出去这些人,反倒精简了不少,别有的没的光顾着整日吃闲饭。”
“皇宫大内所用太监不过七百人,宫女不过五百人,
“亲王府中,有品级的职官,加上太监、侍女、看家护院的下人,拢共不过二百之数。”
“我粗略看了一下,贾家一门两府上上下下仅女子就有不下数百,其它门子、小厮加在一起这都上千人了,快赶上紫禁城的规格。”
贾琰似有意无意的提到此事,让贾家众人为之一惊。
“不妥!”
贾母、贾赦想也没想,脱口而出。
开玩笑,亲王府才两百人,宁、荣两府也配得上用这么多人?
“琰弟说的是。”
“先前,林之孝还和二爷说:人口太重了,不如捡个日子,回明老太太、老爷,把这些出过力的老家人,用不着的,开恩放几家出去。一则他们各有营运,二则家里一年也省些口粮、月钱.”
“如今可倒好,一个个沾亲带故做了贼,怕是留下的人不足十之一、二。”
“依着我说,不若把那些年纪大、手脚不利索的婆子一并遣回家,只留下那些匠,我们从人市上采买一些年岁小的丫鬟、小厮。”
“府中原伺候的丫鬟不必再做变动,有个百五十号人足以。”
王熙凤说的头头是道,显然是早就琢磨过。
“可!!!”
贾赦没什么意见,贾母院中的人老实本分,她自然也不会拒绝,实则,真正利益受损的只有王夫人、邢夫人,二者的陪房可都是贪污要犯。
“既如此,那便按琰弟说的,把小红调给二弟做大丫鬟。”
“二妹妹跟前的绣桔,一应都比照原来的例,一等丫鬟月银1两,二等八百文,三等五百文。”
“那些个小厮、门子、匠、随从悉如此例,琮哥儿、兰哥儿、环哥儿的长随月银提至二两。”
王熙凤连忙补充道。
其它人对于这个方案都表示赞同,就此定下章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