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乔大帅!我们跟你干了!(2/2)
面对这种既有独家新闻能挖,又能够多赚一笔的机会,这些记者们当然不会拒绝,非常顺滑的就同意了乔的提议。
然后这些记者们先是被塞进六轮越野车上狂飙了一晚上后,又一下被塞到了战场上,开始拍摄瓦格纳与瓦格纳训练的布械营的战斗场面。
面对子弹横飞的战场,这些记者们先是被吓了一跳,然后在这种独家新闻面前,就开始疯狂的拍摄照片。
就像是过去一样,乔的进攻进展的非常顺利。
虽然这次攻击中乔由于运力问题,并没有携带太多的坦克。
但是条顿人也不是当年那些,炮弹管够能够玩命开炮的正规军。
乔轻易地就撕开了条顿人的侧翼,然后与早有准备并在第一天通过诈败来诱敌深入的利沃尼亚人完成了对那些出城作战的条顿人的包围。
对于能够如此轻易的包围条顿人的部队,就算是对乔的战斗力有所预期,但是他们还是对乔惊为天人。
甚至对于布里吉特所在的布械营都高看了一眼。
毕竟乔并没有按照布尼塔尼亚陆军的标准模式来训练并打造这支部队,而是按照机械化步兵的模式来训练这支部队。
除了没有给他们提供车辆之外,火力密度上可是完全按照机械化步兵们,轻机枪下方到班的模式来进行编组。
这就让布械营的表现在这场战斗中同样显眼,基本上能够与在过去能够压着他们打的条顿人打的有来有回,这就让利沃尼亚人对这支由瓦格纳训练的部队非常感兴趣。
尤其是利沃尼亚人在得知,这支部队只由瓦格纳训练了几周并且瓦格纳作为防务承包公司,其实也是能够提供从部队训练到武装的一揽子服务之后,就更是表示如果乔愿意的话,他们能够为乔提供一份练兵合同。
对于这份合同乔当然不会拒绝,不过在面子上乔还是要稍微推辞一下,毕竟自己是专业人员,专业人员也要展现一下专业人员的矜持。
所以乔表示自己在原则上不会拒绝,只是现在不是谈论这份合同的好时候,他们的首要目标是赶走里加的条顿人。
当然说是要赶走里加的条顿人,乔却并没有带着瓦格纳主动发起巷战与进攻,而是带着瓦格纳维持城外对于条顿主力的封锁线。
让那个布械营参与了对于里加的攻击。
当然了,如何让布械营参与进攻,乔也是了心思的。
那些比较倾向于布尼塔尼亚的军官,比如布里吉特乔就以各种理由,将他们留在城外配合瓦格纳对被包围的条顿人进行封锁。
其他那些更加死硬的民族主义份子,乔则以配合友军打开突破口为理由,让他们投入到城内的战斗中。
即便乔已经包围了条顿人的主力部队,但是夺回里加的任务也进行的并不容易,那些死板的条顿人坚守每一寸土地,让进攻部队付出了极大的损失。
而在这种攻击中,布械营的布里吉特开始飞速崛起。
由于那些狂热的民族主义份子倒在他之前,布里吉特很快就成为了代理营长,同时乔也总是会让瓦格纳为布里吉特制造一些表现的机会,比如在削弱了条顿人的防御之后,让布里吉特带队进行最后一击。
甚至瓦格纳也会偶尔在利沃尼亚在城里遇到了某些硬骨头之后,乔也会派出瓦格纳对那个硬骨头进行一些削弱后,让布里吉特夺取那里。
那些愿意与瓦格纳配合的记者,也开始鼓吹布里吉特是如何指挥布械营战斗的。
于是很快在乔的操作之下,随着城外被包围的条顿人在弹尽粮绝之下宣布投降,城里的条顿人眼看坚守无望也坐船撤离里加后。
随着里加的解放,在乔获得了利沃尼亚的陆军训练合同的同时,布里吉特也得到了一个波罗的海之虎的称号。
就在布里吉特声名鹊起的时候,艾斯提人却面临一个有些尴尬的状况。
那就是他们出钱雇佣的乔,帮助他们的临时盟友解放了他们的首都,这固然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但是盟友都解放了他们的首都,自己还没有拿下帕尔努,这情况就比较尴尬了。
对此艾斯提人对乔也有些怨言,认为帕尔努拿不下来,除了乔带着瓦格纳主力去了利沃尼亚揍条顿人主力之外,还有乔不让其余瓦格纳部队加入巷战,只让他们在城外协助封锁的原因。
不过随着乔带领瓦格纳主力回归,也就没人再提这一茬。
毕竟惨烈的巷战,让他们现在损失惨重,就算是有怨言也不会现在向乔发泄。
而在回到艾斯提后,乔立刻就开始准备解决帕尔努的条顿人。
原本就是在帕尔努中勉力支撑的条顿人,在发现乔带领瓦格纳回来之后,也发现了这仗已经没法打,于是在最后进行了一轮争取时间的反击,给艾斯提民族主义者们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来争取时间之后,也直接抛弃不少军需坐船跑路去也。
至此虽然艾斯提与利沃尼亚都光复了大部分领土,但是他们的部队在战斗中也同样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同时布里吉特指挥的那个布械营也充分证明了他们的战斗力。
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虽然条顿人走了,但是露西亚人还在,面对巨大的国防压力,艾斯提与利沃尼亚都选择接让乔来为他们提供的一揽子军事训练方案,与防务承包计划。
当然了由于此时这两个国家刚刚才脱离露西亚,而露西亚在旧大陆也算是出了名的贫穷,所以艾斯提与利沃尼亚现在都支付不起乔提出的一揽子军事训练方案。
光是乔计划中的那两个坦克营,以及航空旅就是这两个国家的经济上的不可承受之重。
但是对面对囊中羞涩的两国政府,乔表示瓦格纳是一个商业公司,我们有着灵活的商务手段,对于钱不够这件事,我们完全能够通过共同开发延期支付的方式来完成这笔交易。
所谓共同开发延期支付,指的是两国政府与瓦格纳公司签订开发合同,来对两国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
虽然这两块地在传统认知上,多少有些鸟不拉屎,但是实际上却不是如此,这里的浅海不仅有已经开发的页岩原油,同时还有着丰富的泥炭与磷矿储量。
只不过就像是过去露西亚的大部分自然资源一样,由于缺乏资金所以有没有进行大规模开采。
除了矿产与原油之外,这里包括森林资源与水利资源在内的资源都同样十分丰富。
再加上沿海,并且河流丰富,就连最麻烦的运输都不是问题。
所以乔提议他们签署合同,由国家授予乔这些自然资源的开发权,然后以瓦格纳占据51%控股权的方式与当地政府对这些资源进行共同开发。
之所以瓦格纳要占51%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资源收益的大部分要用来支付瓦格纳军事项目的费用,同时由于两国现在一穷二白,所以这些资源开发的前期投入也是由瓦格纳来投钱。
两国政府相当于什么都不用投入,只是签一个字,就能够在获得来自瓦格纳的安全保障,以及一支现代化的精锐部队的同时,再白捡一批资源型企业,顺手还能够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
面对这种好事,两国政府怎么寻思都觉得,这监视是许愿池里的王八都不敢有的非分之想,这要是不同意的话,自己还是人?
于是在这些矿藏与企业的分红上,稍微与乔争论了一下之后,也就在文件上签了字。
即便是乔,也没有想到两国政府,会这么轻易地在这份文件上签字。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这份合同看起来是瓦格纳吃了亏,被两国政府空手套白狼,在付费为两国进行资源开发的同时,甚至还要自费为两国提供军事保护。
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因为如果这份计划能够顺利执行下去,那么日后两国的主要企业将由乔控制,部队里都是亲布尼塔尼亚或者干脆就是瓦格纳的军官,乔将会成为这两个国家背后的掌控者。
事实上当瓦格纳与两国签订一揽子防务协定的消息传回伦敦,就连乔治陛下都为乔的大手笔感到震惊。
作为一个吃过见过的主,乔治陛下的第一反应就是,当年解散的布属巴拉特公司这又回来了?!
然后乔治陛下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刻让自己的管家向乔发电报,询问乔先期开发资金够不够?需不需要帮助?
而面对陛下的善意,乔自然不会拒绝,在收了陛下的钱之后,乔在给陛下的回信中表示,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光靠自己肯定吃不下,所以如果陛下能够给自己推荐一些诚实可靠的人来推进项目的开发建设那就太好了。
并且自己之后也会将这个项目以北海开发的名义,在伦敦的金融市场出售股票。
在乔做出这种表态之后,布尼塔尼亚的工商业圈子集体震动。
本来所有人都以为,乔这次搞了个大的之后,会选择吃独食。
虽然国土面积比较小,但是这怎么也是旧大陆上的国家,开发难度与黑暗大陆还有其他地方的殖民地不是一个难度。
就这种肥肉乔都不准备吃独食,而是召集大家一起吃,乔太敞亮了,太仗义了!
啥也别说了,瓦格纳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老乔你就说你要多少钱,你要多少人吧!
在本土获得了鼎力支持的同时,乔也没有忘记在搞点小事情。
由于艾斯提与利沃尼亚都与瓦格纳签署了一揽子协议,所以在乔的撮合下两国又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甚至搭建了一个联军指挥部的架子用于进行共同防御。
随着这个防御条约的签订,原本就混乱的东方所有的势力,都必须要正视这个联盟的崛起。
毕竟露西亚帝国的解体仓促而混乱,解体之后这些新生国家的疆域都混乱不堪,所以对于这些新生国家而言他们的疆域在哪里,基本上取决于他们的部队能够打到哪里。
很显然在这场瓜分露西亚帝国尸体的大战中,这两个原本只能吃一些零碎的小国,现在似乎也有了上桌的资格。
随着防务条约的签订,在艾斯提与利沃尼亚的新军完成训练之前,瓦格纳部队将会承包他们的安全防务工作,在东方也证明了自己战斗力的瓦格纳公司高调的宣布。
从现在起到合同结束,艾斯提与利沃尼亚都受到瓦格纳公司的保护,任何针对两国的军事行为,都将会受到瓦格纳公司最强硬的反击。
当然了,只靠一个团的部队,乔是没有办法完成如此艰巨的工作,所以在做出宣言的同时,乔开始面对整个旧大陆展开了招募工作,任何有着军事经验并且想要在战场上找寻自身价值的人,瓦格纳都愿意为他们提供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如果他们能够通过测试的话。
当然对于瓦格纳公司的这种发言,以及在东方的所作所为,自然是有很多人对此颇有意见。
而其中意见最大的既不是倡导要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旗国,也不是刚刚又被揍了一顿的条顿人,而是在大陆另一头的意呆利人。
在大战中虽然战果不大,但是靠着对奥匈帝国的背叛,以及在阿尔卑斯山与奥匈帝国主力的血战,意呆利人觉得自己作为战胜国也是能够上桌吃饭的。
不过意呆利人觉得自己国小力微,所以也不求吃掉太多东西,只要能够吃掉亚德里亚海沿岸地区就行了。
毕竟就连原本和这里八竿子打不着的露西亚军政府,现在都能够在这里获取一大片土地,我们意呆利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如此巨大的牺牲,要一片亚德里亚海边的土地,这不过分吧?
然而意呆利人没有想到,旗人竟然不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