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大清洗(2/2)
那就是乔并不准备按照伦敦的方案行事。
当布尼塔妮亚与高卢还有元首在日耳曼尼亚宣布了他们达成的协议之后。
乔回望过去二十年来的谎言,愚蠢与坚持,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和伦敦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特么搞得好政治呢?!
于是就在合约签订的第二天,乔做出了两项声明,首先这份协议的制定没有波西米亚与北约的参与,签字也没有波西米亚与北约代表的签字,对波西米亚没有任何法律效益。
波西米亚与北约组织不会接受这份强加给他们的条约。
然后便是宣布,自己将会放弃布尼塔尼亚国籍,同时作为北约总司令的自己,将会履行条约义务率领北约部队在波西米亚战斗到最后一刻。
这一宣布瞬间在世界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虽然乔和伦敦方面不对付这种事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乔直接公开宣布自己放弃布尼塔妮亚国籍这种事情对于伦敦方面来说还是太过刺激了。
甚至很多人都不理解,乔为什么要这样做。
就算乔作为一个上次大战的老兵不喜欢条顿人,但是为了限制条顿人而做到这个地步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有人疑惑自然有人感到敬佩,不少人觉得这才是乔会做的事情,乔不愧是旧大陆最后的骑士,为了履行盟约能够做到这个地步。
看看老乔,再看看布尼塔妮亚与高卢政府,特么的一群虫豸!
有人不理解,有人敬佩,自然就还有人感到尴尬。
感到尴尬的人是安德烈,因为此时想要重走老乔来时路的安德烈已经加入了布尼塔妮亚陆军。
由于一直以来,布尼塔妮亚陆军来了就是布尼塔妮亚人的原则,即便安德烈在征兵表上一通乱填,但是安德烈还是成功用莱昂·庄森的名字加入了陆军。
刚在新兵营里,混出一点名堂的安德烈,就听到了自己老爹放弃布尼塔妮亚国籍的消息,这下安德烈顿时尴尬的不行。
而元首对于乔的这种表态,非但一点都不愤怒,反而感到了狂喜。
从始至终,虽然瓦格纳展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并且乔也是个危险的将军。
但是与条顿相比,就算是已经开始动员的波西米亚,都不可能是条顿的对手。
乔或许能够打出一两场漂亮仗,但是国力上的碾压,以及波西米亚周围的邻国,除了波兰德还处于中立之外,其余不是自己的盟友,就是在政治与思想方式上偏向自己。
条顿几乎必然获得最后的胜利,而之前不这么做,无非就是担忧布尼塔妮亚与高卢干涉而已,而现在乔给了自己一个完美的,能够进行军事介入的理由。
同时由于国社党的政治宣传,部队现在对波西米亚与瓦格纳意见很大。
现在,是时候,在开始西线战役之前,拔掉波西米亚这个插在帝国东线的钉子了。
于是元首开始向波西米亚方向调动,元首之前准备去偷袭高卢的装甲部队。
其中包括了刚刚结束日耳曼尼亚事件的三个武装卫队装甲师。
就在元首调动部队的时候,波西米亚方面也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除了加大动员力度组建部队这种常规准备之外,波西米亚还做了一件小事。
在乔再一次在瓦格纳的军营中,欢迎那些单纯自带武器装备前来支援自己的旗志愿者的午餐结束后,波西米亚总统的特使将乔请到了总统府中。
而在总统府中,波西米亚总统拿出了一份计划书交给了乔。
翻开这份没有名字的计划书看了看之后,乔震惊地看着面前的波西米亚总统。
“这是……”
“这是我们波西米亚人履行盟约的方式。”
波西米亚总统平静地看着乔。
“布尼塔妮亚与高卢背弃了我们,但是将军你没有,甚至没有将军您当初为我们保住的那批黄金,波西米亚也不会有今天,所以……”
波西米亚总统将手放在了那份计划书上。
“从莱茵危机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制定这份计划,现在是时候开始计划的第一部分了。”
乔看了看波西米亚总统,又看了看自己手中的这份计划表,纵使见过了太多大风大浪,乔此时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手中的那份计划表虽然只是几张纸,但是在此时的乔手中,乔觉得这份计划表却重逾千斤。
波西米亚人计划在条顿人的眼皮子底下进行一场战略转移,将波西米亚的瑰宝,斯柯达军工厂中最重要的东西转移到境外。
尽全力将兵工厂的核心工程师、技术人员及其家属,连同最关键的设计图纸、技术专利和生产流程,秘密转移至其他北约成员国或其它安全地带。
同时一旦防线崩溃,波西米亚人也将会采取进一步行动,对于无法搬走或来不及转移的大型生产线、精密机床和关键动力系统,进行有计划的技术性破坏,拆除核心电路、向关键部件灌注浆或混凝土,使其短期内无法被条顿人有效利用。
部分非急迫但至关重要的技术图纸、特种钢材的冶炼配方、武器测试数据等,会被密封在防潮箱中,秘密埋藏在预定地点,等待光复之日。
这样条顿人或许能够夺取波西米亚,但是却无法夺取波西米亚的瑰宝,斯柯达军工厂。
看着愣在原地的乔,波西米亚总统伸出手在乔握着计划书的乔手上拍了拍。
“为了波西米亚的独立,我们做了所能做的一切,也能够去做我们该做的一切。”
看着波西米亚总统,乔点了点头。
“放心,不过我们还有苏台德的要塞区,情况或许还不会糟糕到这个程度。”
事实上情况也确实在向最糟糕的方向发展,虽然出于“中立”原则,北约的军备与人员还是能够以民航的方式,通过波兰德的领空。
但是随着元首完成对于国防军的清洗,再加上在乔直接宣布放弃布尼塔妮亚国籍之后,发现波西米亚与北约方面没有任何履行条约的想法后。
元首宣布为了履行条约,条顿不得不通过果断的行动,收复苏台德地区,保护苏台德地区那些遭到迫害的条顿人。
对于元首的战争借口或者说理由伦敦与巴黎一如既往的保持了沉默。
而在伦敦与巴黎的沉默中,伴随着条顿空军的骇人轰炸,条顿的装甲部队开始在空军的掩护下进入苏台德地区。
原本,按照条顿人的计划,战争的第一步将会是空军发起大规模空袭,将波西米亚的空军都炸毁在机场上,随后装甲部队将会在空军的掩护下,疯狂的向前突破。
突破后的阵地将由步兵部队接手,装甲部队将会像是一把切黄油的尖刀一样,捅穿任何挡在他们前方的防线,而等待着那些被包围部队的将只有被分割包围的然后歼灭的命运。
从理论上来说,这是一份合格的计划,一份完美的计划,一份没有任何意外的计划。
但是这个计划唯一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就是,他们的对手是乔,是第一个用装甲部队踹门的人。
对于装甲部队将会怎么踹门,从什么地方踹门,乔都有所预料,再加上苏台德地区原本就是山地。
所以在乔的针对性布防下,装甲部队原本计划的高速突进,在苏台德的筑垒带前变成了缓慢而血腥的推进。
坦克不再是能够高速推进的机动单位,而变成了能够在前线提供平射火力支援的火力点,为步兵部队压制堡垒附近的波西米亚人的火力之后,让步兵能够接近那些堡垒,进行一场宛如上一次大战般的堑壕战。
同时在空中,虽然条顿人空军的数量更多,飞行员的训练更加完善。
但是在保卫祖国的波西米亚飞行员们,也在洞库中挺过了条顿空军的轰炸之后,毫不畏惧的升空作战。
并且很快,这些波西米亚飞行员们就发现了条顿空军的一个小问题。
或许是由于空军高层都是来自上次大战的战斗机飞行员的缘故,条顿空军的飞行员们都非常具备进攻精神。
他们就像是布尼塔妮亚的皇家海军一样,充满了见敌必战的精神。
原本这种精神是件好事,可是如果是在为轰炸机部队提供护航的时候,看到敌机就开始见敌必战呢。
在发现这一点之后,波西米亚的飞行员们,很快就开始在面对条顿轰炸机的时候,先派出一些飞机,在低空吸引护航飞机的注意。
当那些护航战斗机离开之后,其余拦截机再从高空发起攻击。
虽然这种战术,让波西米亚空军损失了不少勇敢的飞行员。
但是也成功影响了条顿空军的支援效率,而这也就产生了一点连锁反应。
很多原本只需要空军一枚炸弹解决的问题,现在需要陆军部队填上一个排甚至一个连的部队才能够解决问题。
残酷的战斗,很快就让国防军中的那些军官们再次回忆起了在凡尔登与索姆河的糟糕经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