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朴茨茅斯的影响(1/2)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吗?”
“实在非常抱歉,陛下。臣能力不足,给陛下添了极大的麻烦。”
“我並不是在责怪你,小村外务大臣。若不是你的努力,我们恐怕什么都得不到。”
签署《朴茨茅斯条约》后回到日本的小村寿太郎,在明治天皇的宽慰之下潸然泪下,跪在地上磕头。
但他的脸上却浮现了一丝劫后余生的笑容。
当然,与他不同的是,出席御前会议的桂太郎总理及其他大臣们完全笑不出来,也根本无法笑得出来。
战爭的首要目標——旅顺和大连,再次如泡影般消散。而在朝鲜半岛,日本虽得到了列强对其影响力的承认,却並未能立即將其变为殖民地。
相比之下,库页岛那片土地实在是日本都难以管理,曾一度放弃的地方。
甚至连整个岛都没拿到,只得到一半。
“小村那傢伙却因从俄国人那里爭取到了一些让步,而被陛下称讚了。”
虽然那所谓的让步,更像是想早日结束战爭的维特心怀“善意”扔过来的罢了。
不管怎样,桂太郎虽未曾表露,但心中却百般苦涩。
“不过,对於这场战爭中首相和军队的无能,我確实感到非常失望。”
“......臣无话可说,无论如何都是臣等的过错。”
面对明治天皇紧接著充满锋芒的言语,桂太郎只能冷汗直冒,低头谢罪。
包括山县有朋在內的所有大本营將领,都深深弯下了腰,仿佛头都要触地一般。
虽然他们遭到了天皇的斥责,但他们却连为自己辩解的勇气都没有。
毕竟日军在俄军由战壕、铁丝网和机关枪构成的防线前表现的完全无力。
士兵的衝锋在俄军的机关枪面前毫无作用,而原本还算奏效的火力攻势,由於工业能力的不足,炮弹短缺,也无法及时实施。
不过这也绝非因为日军比俄军更无能。
俄军同样未能突破日军的防线。
这场战斗,即使是在1914年左右,也是一场双方竭尽全力也难以突破的堑壕战。
更別提是在10年前的1904年了,当时的战术和武器理论本身就无法应对。
但日本的民眾既不了解这些,也不想了解。
他们脑海中只有一个事实——正是因为无能的指挥官,他们不得不將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埋葬在心中。
“你这个混蛋,你为什么还活著!”
“把我的儿子还给我!!”
“你们根本不配自称皇军!”
从惨烈的战场回到本国的日军指挥官们,迎接他们的是铺天盖地的辱骂和污秽。
第一军司令官、因鸭绿江战役惨败而被称为“鸭绿江屠夫”的黑木为楨,因无法忍受屈辱而剖腹自尽。第十二师团师团长井上光中將,则与妻子一起悬樑自尽。
面对这接二连三的死亡,天皇也未多言一句。
对天皇和日本民眾而言,他们不过是连死也无法赎罪的逆臣大罪之人罢了。
在这样的氛围下,能够倖存的,仅剩下因朝鲜起义持续进行游击战而仍驻扎在半岛的乃木希典等少数將领,以及日本海军。
他们之所以能够倖免,仅仅因为他们不在战爭的核心战场,或者因为他们不是陆军。
“马卡罗夫上將,要是你愿意,我真想揍你一拳。”
“哈哈哈!心意我收下了,多谢,东乡上將。”
与此同时,隨著决定將旅顺港归还,太平洋舰队准备启程返回符拉迪沃斯托克。马卡罗夫上將握住了前来送別的东乡平八郎的手,开怀大笑。
整个战爭期间,他几乎未真正参战,却让东乡平八郎疲於应对。而此刻,东乡满脸厌倦,只能长嘆一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