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爱离別 怨憎会 求不得(2/2)
戴高乐的提醒让密特朗惊愕地瞪大了眼睛。
“执政官的意思,我明白了。”
“......”
“你先下去吧。”
幸好,戴高乐並无意將密特朗那一瞬的动摇告发为不忠。
“......明白了。感谢您的教诲,上校阁下。”
密特朗带著真诚的谢意离开后,戴高乐点了点头,却又看向屋中被留下的孩子,重重嘆息。
他身后的妻子,伊冯娜·戴高乐(yvonne de gaullec),也同样脸色难看。
“夏尔,拉·罗克执政官是疯了吗?竟把这样年幼的孩子强行与父母分开,还像奴隶一样丟给陌生人照看......这根本不是人干得出来的事!”
“我明白,伊冯娜。但执政官的命令,我们违抗不了。”
否则,戴高乐夫妇的孩子们,也会落得同样的下场。
就像这个孩子一样,被强行带走,交给陌生人。
——尤其安娜,会落得更可怕的境遇吧。
戴高乐的小女儿安娜·戴高乐患有唐氏综合症。
虽然还未立法,但继犹太人和社会主义者之后,越来越多人鼓吹“清除”那些被视为祖国的羞耻、毫无用处的残疾人。戴高乐甚至不敢想像,那样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先去准备点热水吧。不能让孩子就这么待著。至少既然来了,就得把她当成我们的孩子一样对待。”
“好吧......可怜的孩子。”
伊冯娜带著怜悯的目光看了眼少女,转身去浴室放热水。戴高乐则跪下身,试图安抚那仍在发抖的孩子。
“你好啊,小傢伙。你叫什么名字?”
“伊、伊莲。我叫伊莲。”
“很高兴认识你,伊莲。我叫夏尔。”
戴高乐的声音依旧低沉冷硬,却比其他大人多了一分温和。伊莲心里稍稍安定,怯怯地点了点头。
“你父母呢......”
“穿黑衣的人把他们带走了。因为......因为他们写了批评拉·罗克执政官的话。”
“......”
听著伊莲颤抖的声音,戴高乐默默闭上了眼。
看来,伊莲的父母是那些几乎被彻底消灭殆尽的反对派记者或作家。
而那些穿黑衣服带走他们的,毫无疑问,就是秩序保安局的特务。
“叔叔,带我来的那个人说......我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是真的吗?”
“我也不知道。”
戴高乐无法欺骗,也不能说出残酷的真相,只能轻抚伊莲的头。
“不过,也许还有希望。就在叔叔家里,慢慢等一等吧。”
“......嗯。”
伊莲低低应了一声。
戴高乐胸口一紧,仿佛有钝痛袭来。
“甘末林將军,您是对的。”
这是悔恨与愧疚的痛楚。
......
“阿拉基斯坦大使,西班牙政府的答覆依旧如故吗?难道你们真打算眼睁睁看著法西斯像在法国那样占领西班牙不成?”
“抱歉,总理阁下。对此我无可奉告。”
望著西班牙大使路易斯·阿拉基斯坦·奎韦多(luis araquistáin quevedo)那张无力的面孔,汉斯忍不住吐出一声嘆息。
那是满是失望的嘆息。
“西班牙果然没救了吗。”
看来是美国爆发了內战,反倒让歷史中的西班牙內战逐渐消失了。
即便爆发,恐怕也是国民派获胜。
毕竟国民派的前身“国民阵线”眼下就要在即將到来的大选中胜出,可共和派即便德国主动伸出援手,他们也毫不领情,反而只顾著內訌。如此下去,凭什么贏?
此局已然无解。
“我明白西班牙的意思了。大使阁下,请回吧。”
“是,总理阁下。”
阿拉基斯坦大使耸著肩,满是无奈地离开了汉斯的办公室,似乎他自己也对本国政府的局势感到鬱结。
“嘖,真是麻烦了。”
西班牙虽说早已衰败不堪,沦为二流国家,但若彻底陷入法西斯之手,轴心国的腾挪空间无论如何都会大大增加。
然而,那些共和派朋友不仅坏了与一直支持人民阵线的苏联的关係,还因惧怕红色与无政府主义者的离心,硬是將德国的援手推开。
在这种局面下,汉斯能做的实在有限。
没有名分,他们不可能轻易插手西班牙。
“既然如此,就只能把葡萄牙也拉过来了。”
如今的葡萄牙正处在安东尼奥·德·奥利维拉·萨拉查(antonio de oliveira salazar)的独裁统治之下,既未投向任何一方,也在维持中立。
而且萨拉查虽为独裁统治,却只求清贫自守,並非法西斯的同道。在歷史上甚至被称为“没有独裁者的独裁制国家”。
正因如此,在原本的歷史中,他虽未在二战中直接参战,却对同盟国表现出了足够的友善。
毕竟葡萄牙自古便是英国的传统盟友,哪怕在一战时也作为协约国的一员参战过。
“萨拉查若见西班牙法西斯化,必然会感到威胁,得想办法劝动他。”
西班牙这一头也不能彻底放弃。
就算只能拉拢部分共和派,也得凑出一副牌来。
若是伊比利亚半岛全数落入轴心之手,最糟糕的情况便是直布罗陀海峡被封锁,与亚洲的联繫將会举步维艰。
“哈......除此之外,还得想办法应对所谓的马奇诺村......”
根据情报部门歷尽辛苦搜集到的情报匯总之后得出的结论:拉·罗克正在马奇诺建造村庄,企图用混凝土建筑绕过《桑苏西条约》,打造出国境防线。
若非汉斯有前世的眼光,恐怕根本看不出这一点。
当然,除非法国下血本中的血本,他们也不可能把整条国境全数堆砌成“马奇诺村”——不,马奇诺格勒。但只要在各处要地建上一圈,就足以让进军变得极其艰难。
“虽说早就为要塞战、巷战作了充分准备,但世事难料啊。”
好在他早有预见,正逼著曼施坦因等参谋们拼命钻研办法,总能找到对策的。
世上本就没有真正的铜墙铁壁。
“该死的青蛙佬!建这种鬼玩意是要害死谁啊?!”
所以,远处仿佛能听见的曼施坦因的咆哮声了——就当没听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