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银行(1/2)
“纸幣其实並不新鲜,至少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纸幣——交子,这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幣。”
“纸幣出现在北宋並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產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幣,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此外,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幣来弥补財政赤字。”
“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幣——交子的產生。”
对於纸幣的歷史,朱元璋等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
甚至他们都还曾用过。
因为元朝也都还在发行纸幣,纸幣在宋朝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可以说是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所以,元朝货幣集宋代交子、会子、关子及金交钞之大成,承袭了宋金的货幣制度,首次在全国范围內全面推行纸幣制度,实现了纸幣在全国范围內的流通。
但是,最终却因为元政府为了弥补財政上的亏空,滥发纸幣,加剧了通货膨胀,物价持续上涨。
时人郑介夫说:“金物价目贵,钞价日贱,往年物值中统一钱者,今值中统一贯。”
然而,纸幣流通量的剧增,使通货迅速贬值,不仅没有解决財政困难,物价反而进一步上涨,人民生活更加艰难。
所以,经歷过那个年代的朱元璋马皇后刘基三人,对於纸幣並没有什么好感。
但是大明最终也还是发行了纸幣。
“洪武八年,由於缺铜,於是明朝廷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並於次年以中书省南京名义发行大明宝钞。”
听了朱辰的话,朱元璋若有所思。
果然,大明还是发行了纸幣,而且就在这几年时间之內。
“大明朝廷推行宝钞的態度很坚决,数次下令禁止民间以金银为货幣进行交易,违者治罪,在国家政治权力强制执行下,大明宝钞的流通实际上也有过一个短暂的稳定期。”
“而且大明宝钞的发行,在开始的时候也的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明巨大的財政压力。”
“但是很快,大明宝钞便分崩离析,崩塌的速度比元朝的纸幣还要快,可以说,朱元璋搞的大明宝钞,比元朝的纸幣乃至宋朝的交子都还要失败。”
听到这话,几人的目光都下意识的看向了朱元璋,而朱元璋也是露出错愕的表情。
怎么会这样?
在宋元朝两朝纸幣的基础上,怎么大明做得比前面的还要差?
他在来书店之前,心里面就已经有了做纸幣的想法和规划,在听到朱辰讲到纸幣的时候,眼神也是一下子亮了,有种心有灵犀的感觉。
没想到朱辰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这让他有些懵。
朱元璋看著朱辰,问道:“为什么会这么失败?”
朱辰不语,只是拿出了手机,他说得实在有些口渴了,一边喝口茶润润喉咙,一边点开一个叫做豆包的软体,问道:“大明宝钞为什么失败?”
不出三秒钟,手机便响起了一个听起来略显机械的声音。
【大明宝钞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无准备金制度:大明宝钞没有足够的金银或其他硬通货作为支撑,缺乏信用基础,导致其价值难以稳定。】
【2.过度发行:政府为应对財政压力,大量增发宝钞,导致货幣严重贬值,通货膨胀加剧。】
【3.缺乏回收机制:宝钞发行后,政府未能有效回收旧钞,市场上流通的宝钞越来越多,进一步加剧了贬值。】
【4.偽造问题:宝钞防偽技术不足,偽造现象普遍,破坏了货幣信用,加剧了贬值。】
【5.民眾不信任:由於宝钞贬值严重,民眾对其失去信心,更倾向於使用铜钱或金银,导致宝钞逐渐退出流通。】
【6.政策执行不力:政府在货幣政策上缺乏连贯性,未能及时调整政策,导致问题恶化。】
【7.经济结构问题:明代经济以农业为主,商品经济不发达,难以支撑纸幣的广泛流通。】
【总结:大明宝钞的失败主要是由於缺乏准备金、过度发行、偽造泛滥及民眾不信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略显机械的声音落下,马皇后和刘基都是张大了嘴巴,下巴差点儿掉到了地上。
“这……这是什么?”
朱元璋笑道:“这是后世人人手一个的奏摺,可阅览天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