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造反了!(2/2)
千户举起来手,就要下令抓人。
而这时,一个手却是伸出拿下千户抬起的手,千户正想发作,回头一看那人却是刘基,只见刘基按住他的手后,抬步走向闹哄哄的人群,官兵们想要阻拦,他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刘基一步步走出官兵保护的范围,直面所有工人。
工人们也没想到他会直接走到人群面前,涌动的人群一时间竟是安静了下来。
“各位工友,请听我说一句可好?”
“蒸汽机的推行,这是国策,但是现在,我不想跟大傢伙谈国策,我只想跟大傢伙说一声……”
“对不起!”
他深深鞠了一躬:“各位工友,是我刘基对不住大家!“
工人们愣住了。
他们没想到,这个高高在上的刘老爷会向他们鞠躬,认错。
“蒸汽机之事,確实是刘某考虑不周。“刘基直起身,“我向大家保证,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什么交代?“有工人高声质问道。
“一句话就把我们打发了?!”
“对啊,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刘基抬手让工人们再次安静下来,道:“三天,给我三天时间,我一定给大家一个说法,大家先回去,好不好?“
“我们凭什么相信你?”仍旧有工人不相信。
“那你凭什么不相信我?”
刘基反问道:“你们不相信我,还能相信谁?”
工人们这一次竟是哑口无言。
是啊。
除了刘基,他们还能相信谁?
工人们一时间没了话语,面面相覷,这时,带头人之一的李秀才站出来道:“好,我们就信刘老爷一次。“
“好!”
“刘老爷可一定要替我们做主啊!”
百姓们是善良的,同时也是没有退路的,现在封他们,除了相信刘基,没有別的一点办法。
天空渐渐下起了雨,而地面的人群也渐渐散去。
而刘基仍旧站在原地,雨水打湿了他白的头髮以及仿佛一下子就沧桑了的脸庞。
“老爷,下雨了,我们还是先回屋吧。”管家在一旁劝说道。
刘基却是摇头:“立刻备马,我要上京师!”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师,这里也正笼罩在一场倾盆的夏雨中。
皇城,朱標站在御书房的门,望著檐角如断线的珍珠般滴落的雨珠,心中却是一片火热,他刚从遵化回来,身上还带著钢铁厂特有的煤烟气息,想到父皇即將听到的匯报,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著袖中的奏摺。
“標儿,进来吧。“
朱元璋浑厚的声音从殿內传来,朱整了整衣冠,快步走入,御书房內,朱元璋正伏案批阅奏章,案头堆满了各地送来的文书,他抬起头,目光如炬:“你刚从遵化回来?“
“回父皇,正是。“朱標躬身行礼,“儿臣此去遵化,亲眼见证了蒸汽鼓风机带来的变化。“他说著,从袖中取出奏摺,“这是详细匯报。“
朱元璋接过奏摺,却没有立即打开,而是示意朱標继续说下去。
“遵化钢铁厂如今日產钢铁已达万斤,是往日的三倍有余。“朱標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占城国订製的刀剑已经完成九成,燧发枪和火炮的生產线也已建成。松江府订製的蒸汽纺织机正在加紧製造,预计下月又可以交付一批。“
“好啊!”
朱元璋的眼中放光,他站起身,在殿內来回踱步,激动的道:“好啊,好啊!如此一来,我大明可还有敌手?“
朱標继续说道,“而且,据儿臣的了解,因钢铁產量大增,山西那边的煤矿已扩大开採规模,新增矿工三千余人,这些原本靠天吃饭的农民,如今都有了稳定的收入。“
朱元璋突然停下脚步,转身凝视著朱標:“標儿,你可知道这意味著什么?“
朱標一愣,隨即答道:“意味著我大明盛世將至,日月经天,山河永明。“
“不止如此。“朱元璋走到窗前,望著雨幕中的宫墙,“这意味著天下將变,还记得朱先生说的话吗?生產力决定生產关係,而生產关係又反作用於生產力。这蒸汽之力,果真如朱先生所言,正在开启一场不可思议的变革。“
朱標深以为然的点头,其实不用朱元璋说,在蓟州的这段时间,他已经可以明显且深刻的感受得到蒸汽机带来的改变……
父子二人正在御书房內说著话,而御书房外,一个头髮白的老臣正急匆匆而来,不是別人,正是当朝宰相李善长。
“李相请留步。”守门的两个太监拦住了李善长。
李善长问道:“皇上在里面吗?”
“在。”守门的太监接道,“这么急,怎么回事?”
李善长道:“有急事,我得立刻面见皇上。”
“再急的事现在也不能进去,太子殿下在里面。”其中一个太监低声往御书房內一指。
李善长咽了一口唾沫,也压低了声音:“是造反了!得立刻稟报。”
“造反了?”
两个太监对望了一眼,立刻露出了紧张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