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火苗被点燃(1/2)
看著朱元璋大手指著的眼前这片开阔的江滩,朱棣目光火热,似有一团火在燃烧。
好地方!
这里位於三汊河附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西临长江,东接秦淮河,是建造船厂的绝佳之地。
不知为何,看到这里,朱棣竟是有几分激动。
事实上,在原来的歷史轨跡,是朱棣在这里建设了最大的船厂。
为了实现自己寻找建文帝和开拓大海事业的壮举,朱棣专门的从內库之中拨款对宋朝留下来的龙江船厂进行了翻修扩大。
翻修之后的南京龙江船厂不仅是整个中国最大的船厂,在当时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找不出这样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造船厂。
同时,龙江船厂大明歷史上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造船种类最全、技术最先进的造船基地,一直用到明代灭亡。
后来,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便是在这里製造。
朱棣的野心很大,的皇家舰队打算遨游世界,將世界上有名有姓的国家都纳入到自己的朝贡体系之中。
“好地方!”
徐达也是发出同样的讚嘆。
朱元璋带著几分感慨,道:“这里是南宋龙江船厂的旧址,当年,宋高宗赵构的海船就是从这里造出来的,金兀朮几次打过来,赵构都是靠著乘坐海船逃跑,龙江船厂也算是为南宋立下了大功!”
“但是现在咱不一样,咱也计划在这里建造船厂,但是咱的船可不是逃跑用的,而是要去装財宝的!”
“咱要一船一船財宝的运回大明,咱要,大明之大,天下无双!大明之明,万古不灭!”
朱元璋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朱棣和徐达也都被感染了。
两人都是目光灼灼。
而朱棣的眼中的火更旺了,在这一刻感觉要爆了,他朱老四又何尝没有征服世界的梦想?
甚至於……
他的这个梦想比朱元璋的还要更加猛烈。
朱元璋在成立大明之后,在军事方面变得相当的谨慎,除了对北方的蒙元旧部外,其余对外的政策都是怀柔远人,在倭国杀害大明使者后还能忍住,后来还定下了不征之国的规定。
而朱棣则不一样。
永乐四年,命成国公朱能佩征夷將军督军南征,攻陷安南,改安南为交趾,设交趾布政使司。
永乐八年,率五十万大军深入漠北,亲征韃靼,明军大胜。
永乐十二年,再度出塞,亲征瓦剌,大破瓦剌,瓦剌马哈木等遣使向明朝谢罪,恢復了对明朝的朝贡关係。
同年,又率军亲征韃靼,,阿鲁台得知明军来袭,乘夜逃离兴和,避而不战。
永乐二十一年,再次亲征阿鲁台,后听闻阿鲁台为瓦剌所败,其部落溃散,便未出兵开战。十月,韃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领部落投降,朱棣封其为忠勇王,赐姓名金忠。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最后一次亲征韃靼,因为这一次他死在了征途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