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一顶白帽子(1/2)
老王公不仅给朱棣他们在此经商的权利,还特地让小儿子奥利波特给朱棣他们安排住处。
朱棣他们离去后,大儿子奥利特利有些不满的对老王公道:“父王,干嘛对他们那么客气?他们指不定是怀著什么目的而来。”
老王公闻言笑笑,道:“稍安勿躁,大明是一个强大的国度,虽然他们离我们有些遥远,但还是不要得罪他们的好。”
“再者,这可是大明的四皇子啊,他要是留在我们这里,岂不是相当於质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咱们能够用得上,如果他们真的图谋不轨,再除掉也不迟。”
“可是……”奥利特利还想说什么。
老王公摆了摆手:“放心吧,他们不过几百人而已,能翻起什么风浪?”
这话一出,奥利特利也是点头。
確实是自己多虑了。
对方不过几百人而已,他都不知道自己在慌些什么东西。
事实上,他们还不知道,他们已经放了一头猛兽进来,不过就算他们不放,这头猛兽也会硬闯进来……
……
另外一边,小儿子奥利波特倒是尽心尽力的安排朱棣他们住处。
他將自己的一处庄园给朱棣安顿。
庄园虽然位於城郊,但是很大,安排朱棣带来的几百號人绰绰有余,朱棣对此地也是相当的满意。
安顿下来后,朱棣他们自然不会閒著,他们来这里可不是度假的。
率先行动的是商贾们。
这些商贾都是松江特区那边来的,他们知道松江特区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也知道当时松江特区的商贾们是如何赚钱的。
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將松江特区的那一套往这里套上去。
首先是建立纺织工厂。
而建立纺织工厂的先决条件便是改良后的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这两个东西可以大大的提高纺纱和织布的效率,这便给工厂提供了获得利润的空间。
有了工厂,接下来便是招募工人。
印度这个地方,等级森严,底层百姓的生活不可谓不艰难,更多的是自给自足的一个生存状態。
所以,这里充斥著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
大明的商贾们已经开出了一个感觉是相当低的工价了,但是来应聘的工人仍旧是趋之若鶩。
工厂很快便顺利运转起来。
而隨著工厂的运转,一匹匹崭新的布也隨之被生產出来。
印度可以说是布的故乡,华夏的就是从这里传过去的。
在这里,有著数百上千万的纺织业从业者,他们或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或是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小农家庭。
所以,这里並不缺布。
但是,当大明商贾们生產出来的布进入市场后,还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这个布价格低了太多,不说和市面上的相比了,就是和自己购买或者纺纱回来加工成为布都要便宜上一些。
这你受得了吗?
绝大多数人都受不了,市场的反应则给出更直观的感受。
当这些低廉的布进入市场以后,迅速掀起了抢购的热潮,门庭若市,而其他的布行则是门可罗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