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怎么办?(1/2)
“如果你觉得有问题,那你大可回到原来的样子,为时不晚。”
朱辰的话,让书店內再度安静了下来。
马皇后,朱標,刘基三人都不敢说话,只是表情凝重的听著,他们知道,这个时候,他们说不上话,也没有说话的份。
而朱元璋则是陷入了思考当中。
是啊。
现在的大明完全还可以再改回到原来的样子去,撤掉松江特区,撤掉钢铁锻炉,撤掉煤炭开採,將税制改回去,继续打压商人和商业……一切都將回到从前。
可是那真的好吗?
以前的大明,国库空虚,连年亏空,百废待兴,一旦出现天灾人祸,甚至拿不出足够的钱賑灾,而大部分百姓们的生活也是刚刚得以餬口,取暖都成问题,抗风险能力几乎为零,土地轻易的就被兼併掉,成为佃户或者流民。
现在的大明,国库不仅扭亏为盈,而且已经开始变得充盈起来,大明已经开始有了稳定且持续的產业,譬如钢铁,譬如煤炭,譬如纺织业等等,现在还开展了海外的事业,这一切都会让大明朝廷变得越来越有钱,大明朝廷变好了,百姓们的生活也变好了,吃穿住行中最重要的吃和穿都已经基本上得到满足,即便是天灾人祸来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饿死大量的人,也不会有大量的百姓成为流民。
毫无疑问,从上到下,大明的一切都在变好,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好,而且要好上得多。
但是,为什么?
为什么就一定要依靠商业?一定要依靠那些商贾?
听罢朱辰的话,朱元璋並不恼,而是陷入了天人交战之中。
好一会,朱元璋这才又再次开口,道:“难道说,大明想要改变,想要发展,就离不开商业吗?”
“离不开。”朱辰点头,回答得没有丝毫犹豫。。
“为什么?”朱元璋追问。
朱辰回道:“因为人类社会想要发展,就必然离不开生產,在封建小农的经济模式里,因为是自给自足,因为没有形成分工和规模化,所以导致生產效率低下,因为缺乏利益的刺激和竞爭的激励,所以创新停滯。”
“而在资本化的商业模式里,一切生產都將商业化,商业化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商业促进分工和专业化,使个人、企业或地区专注於自身擅长的领域,通过交易获得其他所需资源,提升整体生產效率,並且通过產业链延伸,连接上下游產业,推动社会分工细化,形成规模效应。”
“其次,商业使得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市场机制將资源从生產者传递到消费者,解决生產和消费在时间、空间和所有权上的分离问题,並且通过价格调节供需,引导资源流向效率更高的领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