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致以最辉煌的人(1)勋章之袁老篇(1/2)
“他仅凭一己之力就解决了新时代14亿人吃饱饭的难题。”
天幕的一句话直接震惊了所有人,无论是任何年代的人全部不可思议的盯著天幕。
帝制时代
“一人之力?14亿人吃饱饭?”
“昨天我没饮酒啊”
恆星闪耀时代
“新时代的基石?”
“把笔和纸拿出来,快点记载,快!”
视频画面出现,一位慈祥和蔼的老人家,正在一片稻田里来回踱步,他仔细看著这些稻子们,眼里露出一丝欣慰。
“您是不是特別害怕这样的场景(饿死人)再次出现”
“不可能了”
帝制年代
“这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会饿不死人”
“当初如果家里有粮,全家不至於饿死,也不会有现在的洪武大帝朱元璋”洪武帝留下了眼泪,自语道。
视频中的老人正在接受记者採访。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他仅凭一己之力就解决了新时代14亿人吃饱饭的难题。”
帝制年代
所有人全体站立,身体都在不自觉的颤抖。
“我没有听错吧”
“这如果是真的,那是多大的功绩啊?”
画面再转,天幕开始讲解。
“他就是新时代的杂交水稻之父袁老”。
“1930年,袁老在燕京协和医院出生,因为战乱的原因,年幼的袁老跟著父母一路奔波,而顛沛流离的生活也让年幼的袁老总是饿肚子,袁老那时就暗暗的发誓,自己以后一定不要再饿肚子。
在定下自己的目標后,他拒绝了父母给他规划的人生道路,毅然而然的选择了西南农业学院。在上大学的期间,他努力的学习著相关的农业知识。终於在195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毕业。
而在他毕业没几年,就赶上了三年困难时期。而此刻的袁老也才30岁,他看著到处寻找树皮衝击的同胞们,心里满是说不出的情酸。此刻的他下定了一个决心,自己一定要让同胞吃饱饭,他知道,光有想法是不行的。想要根本的解决粮食问题,就必须培育出高產的粮食种子。
1961年7月,在试验田观察的他突然发现了一颗与眾不同的水稻,这棵水稻的穗子又大又多,颗粒还很饱满。这一惊人的发现,让他坚定了研究培育杂交水稻的方向,从那以后的袁老基本每天都待在稻田。
而稻穀的盛开都在炎热的夏天,他拿著自己的放大镜,在炎热的稻田里一颗一颗的看了过去,希望能找到一颗天然的雄性哺育水稻。而这一找就是几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於在1964年的夏天,他在稻田里发现了一颗天然的雄性哺育水稻。
这一发现也是让他向杂交水稻培育,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隨后的几年里,他又在几十万棵水稻里发现了更多適合杂交的水稻。
而在这短短的几年里,那位曾经帅气的小伙也早已不復存在。他本以为自己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可从1964年到1969年,这5年里,他连续做了3000多次的杂交实验,却都以失败告终,可他却始终没有放弃。1970年11月23日这一天,他发现了史无前例的一颗野生水稻,他將其命名为野败。
在他的出现后,杂交培育取得了重大的研究突破。可他接出来的稻穗並没有增多。而稻草却比以往。增加了一半以上,这意味著杂交水稻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並没有取得成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