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朱厚照这小子又欠揍了(1/2)
今天本来是安排了歷史课的,刘据要来上课。
可现在看著孩子们围著朱元璋和朱棣父子,徐妙云和马皇后也融入进去,很开心的样子,刘据都不忍心打扰了。
“今天的歷史课取消了吧,孩子们现在也算是在学歷史了。
你之前上过永乐时期的歷史,孩子们好像第二天就忘得差不多了。
现在朱棣本人在这里,能巩固孩子们的知识。”沈言之看著兴致勃勃的小豆丁们说道。
刘据也看著孩子们,一群小豆丁正在问指南针和牵星术结合的,郑和时期的航海导航系统呢。
朱棣说等他回去就开始搜罗航海造船专家加大力度研究。
於是刘据点点头。
“说的是,就当让朱元璋和朱棣帮我上一节课了。”
“嗯。”沈言之点点头。
不过他不再看老朱夫妇和朱棣夫妇带孩子们玩。
老朱和朱棣现在是开心了,毕竟他们回各自朝代后就可以改变歷史。
可沈言之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改变不了歷史,他想到的都是遗憾。
平衡式梯面斜帆,通过牵星术和指南针结合的海上导航系统……
大明永乐时期,中国的造船航海技术如此高,结果就因为一个藏航海图的刘大夏,以及一群支持刘大夏的文官,让原本造船航海技术领先世界的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
这怎么不遗憾呢?
郑和下西洋和大航海时代全球地理大发现时期,就相差了几十年啊!大航海时代那些海上霸主的航海造船技术,远远都不如明朝永乐时期。
这让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沈言之,很难做到不遗憾的。
而且他大学的时候曾经去过位於南京的郑和宝船遗址公园,也就是 曾经大明最大的造船厂龙江造船厂所在地游玩。
光是遗址,都能让人通过广阔的水域想像到当初造船厂的辉煌。
史学家曾经根据《明史》等资料分析,郑和时期的宝船排水量能达两万吨,这被很多人质疑。
毕竟我国七十年代造出一艘几千吨排水量的船都全国震惊了。
直到从南京龙江造船厂遗址出水(土)了巨大的船舵和桅杆,才证实了推测的真实性。
那么多人都质疑郑和宝船的排水量,却不愿意到南京看一看。
那么长的桅杆,相对应的就是巨大的船帆。
只有足够大的船,才能承得起那么大的帆,不然,大帆小船,很容易翻船沉船的,而郑和的宝船非但不容易沉船翻船,还行使到了苏门答腊……
所以沈言之才会因为觉得遗憾而不想再听老朱和朱棣说话。
……
老朱一想到他在这里炫耀会被歷朝歷代的人看到,就炫耀得更起劲了。
朱棣一开始还挺得意的,听著听著他却开始迷茫了。
他爹说的很多事,他怎么都不知道。
比如在鸦片战爭中攻打中国的英军旗舰,康华利號,排水量不到郑和宝船的八分之一。
“大清那么废的吗?十五世纪大明就造出那么大的船了,他们还能被那么小的康华利號打败?”
“老四,你气什么啊,咱们这不是可以改变歷史了?一艘排水量那么小的旗舰,可以带著英军四处欺负人,咱大明有那么大船怕什么。
反正刘大夏的祖宗都被咱杀光了,咱也压制江南文官,你那个时空不也一样?”
“是哦……可是我怎么不知道啊……”朱棣挠头。
康华利號,高中歷史课本上都有写,这艘邪恶的旗舰,带著英军残害了多少中国人?
所以现代人对这个名字应该都不太陌生,提起来只会气得牙痒痒。
可朱棣陌生啊。
“一看你就是没认真玩手机的。”老朱哼了声。
经过的刘娥听到老朱这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