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六十岁正是奋斗的年纪(2/2)
把他写到《奸臣传》里的士大夫说他手段骯脏,他不过是阴阳怪气那些士大夫罢了。
李清照当然也懂他的阴阳怪气。
救国救民的人骯脏?
那他们那些拿著笔桿子就乱泼脏水,於国於民没有任何帮助的士大夫又是什么。
“那是。”赵煦看著手中的帐帐单点头。
变法就是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避免穷这越来越穷,富者越来越富。
社会財富就那么多,富人手中的钱越多,底层百姓手中的钱就越少,活不下去的人就越多,这才需要变法。
章惇身为王安石的“首席大弟子”,继承王安石的遗愿,延续变法,触犯了多少地主阶级的利益了,这才让变法变得那么困难。
现在李清照开个店,卖点东西,倒是能把富户手中的钱赚过来了,拿来救济贫苦百姓。
这何尝不是一种利益分配方式?
还没有直接变法那么多阻碍。
而且四人组也不是直接把钱分给贫苦百姓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李清照忙著去未来工作挣钱,赵煦、章惇和李格非在大宋开了很多手工业流水线。
大宋到了宋英宗时期土地兼併就已经非常严重了,手中没有田產也没有房產的百姓越来越多。
没有田產,这些百姓就没法种地挣钱,没法活下去,更没法交税,要么饿死,要么隱匿在世家大族里面,这对朝廷也是一种削弱。
赵煦在整个大宋范围大办手工业流水线,失去土地的百姓就可以通过手工业挣钱谋生。
手工產品现在开始销往周边国家,甚至开始通过航海远销海外,挣了钱,还可以给流水线工人分奖金。
这就避免失去土地的人口隱匿到世家大族里,也是富国和平衡大宋贫富差距的一个方法。
那些因为土地兼併失去田地房產的百姓,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给自己买地建房,甚至多屯一些田地,把被兼併走的土地努力又爭回来。
老百姓安居乐业,可以正常交税,而不是把户口隱匿在世家大族手中,不仅百姓好,国家也好。
救国救民,富国强兵,这不就是变法的最终目的?
这几个月以来,卓有成效。
大宋的军队更强了,老百姓的生活更好了,经济繁荣了,拓边事业更顺利了……
一切,都向好发展。
赵煦、章惇和李格非都忙飞了。
“你是说,苏子瞻要去做厨师?他已经六十多岁了啊。”李格非听了李清照带回来的消息有些惊讶。
李清照一边数钱一边喝茶,点头。
“是啊,六十多岁,正是闯荡的年纪。
六十多岁,正是人生的开端。
六十多岁,正是奋斗的年纪。
六十多岁正当年,你们不觉得吗?”
赵煦、章惇和李格非:……
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
六十多岁正是闯荡的年纪,六十多岁正是奋斗的年纪?这不是虐待老人吗?
他们甚至怀疑李清照故意欺负苏軾,毕竟李清照之前一直看苏軾不顺眼的。
可想到这几个月李清照给苏軾送的药品营养品,又不像是討厌苏軾的样子。
罢了,千古大才女的脑迴路,不去想也罢。
就在这时候,门外突然有什么吵闹的声音传来。
店小二急匆匆跑进来。
“东东东……东家!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