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这对崇禎不公平(1/2)
说这些话的时候,沈言之其实也觉得崇禎挺惨的。
放在他那个位置,哪怕是一个接受过正统帝王教育的人来了,都得手忙脚乱,何况崇禎。
有人拿他和邓绥对比,说同样是內忧外患加自然灾害,而且邓绥的年代自然灾害更严重,平均每三四个月来一次大型自然灾害,还总是边关告急,邓绥都能熬过来。
而且不是通过加重赋税增加百姓负担的方式熬过来的。
邓绥是靠著硬实力挺,居然真的能挺过来。
怎么到了崇禎这里就亡国了。
崇禎和邓绥比,简直就是废物啊。
沈言之觉得这样对比,对崇禎很不公平。
认真看过邓绥那段歷史的,都能知道邓绥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变態处境。
整个东汉歷史195年,有正史记载的大型自然灾害总共有接近三百次。
其中有六十次,整整五分之一,都集中发生在邓绥执政的那十五年。
算下来,邓绥执政时期,平均每三个月就来一次大型自然灾害。
冰雹、水灾、冰灾、旱灾、蝗灾、风灾、虫灾、地震……接踵而至。
这些自然灾害的规模都是十分庞大的。
这六十次自然灾害,还仅仅是有记载的大型,波及很大范围的自然灾害,那些小型自然灾害更是不计其数。
比如邓绥刚开始执政的那一年,河东郡的王屋山就崩了,接著三十七个郡国同时爆发大洪水,农田被毁,老百姓死伤无数。
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除了这些自然灾害,邓绥执政的那十五年,边关就没安定过。
面对这样的情况,哪个天才来了都得焦头烂额。
邓绥还面临著一个影响到执政根基的大问题——
她是个女人。
因为是个女人,她执政被满朝文武反对,尤其是文官反对。
哪怕那时候大汉已经十分危急,很需要一个有能力的执政者才能稳住局势,那群文官也极力要求邓绥还政於年幼的汉安帝。
邓绥哪肯?汉安帝那时候才十三岁,把破篓子一样內忧外患不断的大汉交给一个十三岁的小孩,不就等於亡国?
邓绥坚持不把权利交出去,於是反对她的声音甚囂尘上。
大司空周章,是邓绥一手提拔起来的。
他的路都是邓绥帮铺的,在短短两年之內,他就从武官中郎將,升到了大司空的位置,这都是邓绥的帮助下才能完成的,可见邓绥对他的器重。
可是就连周章,也拿出“夫死从子”为由,要求邓绥还政,还逼她写罪己詔。
邓绥不写,周章就带著一群文臣武官发动政变,企图把她赶下台。
最后周章的政变虽然失败了,却让邓绥在当时留下了恶名。
以至於满朝文武更加反对她 ,她处置內忧外患的时候无人配合她,她手中无人可用,逼得她不得不任用外戚,还不给外戚发高俸禄,让外戚拿著最低的俸禄干著最苦最累的活。
哪怕在这样的情形之下,邓绥硬生生带著大汉百姓熬过来了。
她当政十五年后,东汉江南农田的耕种面积,达到了西汉时期的两倍。
她还任用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让以后的人都可以有便宜的纸可以用。
大名鼎鼎的,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还写了世界歷史上第一部天文学著作《灵宪》的张衡,也是她一手提拔重用的。
在邓绥的带领下,十五年的內忧外患没有击垮大汉,还让大汉的耕种面积、科技水平、民智开化都提升了一个水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