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来四个家长(2/2)
去招惹她,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啊。
“你还是別开她玩笑了吧。”沈言之决定还是提醒韩信一下,要是韩信挨揍,也没人能管得住孙尚香啊。
这次总共来四个家长,沈言之马上就在群里公布消息。
其他没被选中的家长都羡慕炸了。
洪武十一年的朱元璋咋咋呼呼的。
“妹子!!为啥最近隨行人员都是从刚来的人那里选啊!!大孙刚去上学的时候怎么就没隨行活动呢!”
“行了吧重八,你又不是没去过幼儿园!要我说那些从来就没去过幼儿园的,像扶苏的家长秦王政那样的,不是更惨吗?”
“阿嚏!”秦王嬴政拿著手机打了个喷嚏,赶紧把手机和溜溜球都先放到一边,用扶苏带回来的纸巾擦擦鼻子。
奇怪了,好端端的,怎么会打喷嚏呢?
其余时空没能接到隨行通知的家长也是各有各的羡慕。
又只能羡慕了。
“阿斗真的受宠,虽然亲爹不管,生母早亡,可是有好多人关心他啊,就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
歷史上连孙夫人这样,敌对阵营被迫嫁给玄德的,都对他那么好,真是个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啊。
比我们??儿运气好太多了。”刘询看著微信通知感嘆。
霍光:……
他感觉刘询在阴阳自己,可是他没有证据。
而且刘询对他也是確实很敬重,他能说什么?
……
崇禎六年。
浙江,杭州。
闹市区旁边一个临街闹中取静的大宅子,气氛有些沉重。
宅子大门上掛著一块写著“郑宅”的大牌匾。
这几个月来,宅子大门进进出出不同地方的郎中,有浙江本地的,也有別处有名气的名医,让这家人邀请来了。
今天天气不错,艷阳高照,街头的路边下坐著一些下棋乘凉的老者,还有一些摇著蒲扇乘凉的人。
这些天,杭州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总离不开郑家。
那是杭州做蚕丝生意做得最好的布商,做的香云纱、宋锦等布料远销海外。
这样的大户人家,发生点什么事情,都很容易惹人谈论。
何况郑家最近这是要出大事了。
郑家老爷子,刚刚步入甲之年,就突然病危,寻遍名医都治不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就离世。
“听说郑老爷子那几个儿子现在为了爭家產闹得不可开交,也不知道到最后家產会到谁手里。”
“看吧,有的时候儿子太多也不一定是好的,一旦到了这种时候,爭家產都爭得人头疼。”
“如果儿子成器也就罢了,就郑老爷子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不管落谁手里,不都一样吗?”
“那可不啊。如果儿子成器,那也就是爭家產的时候爭一爭斗一斗,最后能够夺得家主位置的,那肯定是最聪明的,家族就还有希望。
可是郑家那些个啊,哎,个个都是败家子。”
“啊?”有个很明显是外地人的人听到这些说不下的人聊的事情,有些好奇了。
“我不是本地人,我在外地的时候就听说要做蚕丝的郑家。
那这个郑老爷子也算是个传奇人物了,他怎么在教育孩子的那么失败?”
“哟,你不知道啊?”
听到这个外地人这么问,几个本地人坐到他旁边。
“啊……你不知道啊?其实吧,也不一定是家大业大就一定能教育好孩子的啊。
有时候大户人家反而更容易养出不成器的孩子呢,那郑家就是。”
“如何不成器了?”外地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