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让他自行判断(2/2)
“唔……不喝就不喝,我不请太祖官家喝不就行了吗?”苏軾的挣脱开李清照。
他本来就知道李清照和刘娥不可能让赵匡胤喝他做的奶茶的。
他这不是故意的嘛,转移注意力,怕他们太祖官家死晕过去。
谁都知道赵匡胤对赵光义好得不得了。
两兄弟军政世家出身,他们爹身居高位,比较忙,到处打仗,赵光义几乎就是让比他大十几岁的赵匡胤一手带大的。
长兄如父。
又黑又胖又粗糙的赵匡胤,对自己这个白白净净又聪明的弟弟也给予了足够的疼爱和培养。
刚刚登上皇位,就把开封府尹的位置给了自己这个弟弟。
每次御驾亲征,也留著京城让赵光义守,这是十足的信任。
为了保证赵光义能够平稳继承自己的皇位,赵匡胤甚至不给自己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封王,也不给任何实权。
一直以来他都保证除了自己之外,大宋最大的权利都在赵光义手中,而对於自己的亲生儿子,赵匡胤是一点都不给。
哪怕隨著次子赵德昭和四子赵德芳年纪渐长,赵匡胤赋予了一些食邑和官职,也是让他们远离京城权力中心,保证不让自己儿子挡了赵光义的路。
他对赵光义好到这个程度,要真在病弱的时候知道赵光义用斧头把自己砍死,怕是真的会缓不过来。
本来烛影斧声就有很大的爭议,毕竟赵光义没必要啊,就凭他和赵匡胤那些儿子的待遇,明摆著赵匡胤就是把皇位传给他的,他何必多此一举砍死自己二哥。
皇帝驾崩肯定会整理遗容,赵匡胤的遗容若真的有什么异样,反而会影响到赵光义的合法性,赵光义没有任何理由冒这个险。
“太祖官家,正史上对您驾崩之前的明確记载是您病重,没有召见任何人,就突然病逝了。
宋皇后命令王继恩召见您的次子德芳入官为您料理后事。
结果王继恩违背宋皇后的命令,直接去找当时是晋王的太宗官家,於是太宗官家入宫即位。
这才是正史记载,没有任何一个字写到烛影斧声!
在您驾崩一百年后熙寧年间那个和尚之前,都没有出现过这四个字!”苏軾再次解释。
本来烛影斧声这件事就有爭议,有人相信这是杜撰,更多人相信这是事实。
这个事情在史学界吵来吵去的,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明確定论。
但不管怎么样,此时此刻在这个情景之下都要先稳住赵匡胤,让他先不要相信。
等他情绪先稳定下来之后自行判断。
到那时候哪怕他相信烛影斧声確实是事实,也影响不到他身体健康了,最起码不会直接气死过去。
苏軾可不是空口说的,他还和李清照,刘娥翻了不少史料出来给赵匡胤看。
並且告诉赵匡胤哪些史料是宋朝时候的正史,哪些是野史,或者是明朝之后编的正史的。
三者之间出入確实很大。
“嗯,不用那么紧张。”赵匡胤看了苏軾,李清照和刘娥一眼,马上就猜出了这三个人此时为什么那么紧张。
“不管是真是假,现在都不可能是真的了。”赵匡胤说著,还敲了敲手机屏幕。
他活过来了,只要他活下去,一切都会改变,一个烛影斧声,影响不到他什么。
“这个王继恩,有意思。”赵匡胤轻笑了下。
刚刚在宫中,他一提到汉国,王继恩马上提赵光义。
他还以为自己多想。
哪里想到现在看了苏軾他们给的史料,他终於证实,王继恩確实已经是赵光义的人了。
“这个赵光义啊,我对他已经够好了,竟然还悄悄联繫我身边的人。”赵匡胤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