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抄家(1/2)
张居正本人知道了自己和自己家族的下场,竟比他们这些外人还冷静。
这让人怎么能不懵。
要知道,张居正来的这个时间点,可是他在內阁见识了夏言和严嵩的尔虞我诈,见识了內阁的黑暗斗爭,看不过眼了,请假回乡的时间点。
老师们便因为这个时间,觉得张居正的心態应该没有那么强大。
毕竟这时候的张居正才二十多岁,还不是那个手握重权,经歷惯了黑暗的內阁首辅。
他还只是因为看不惯內阁斗爭而告病回乡的年轻人啊。
他能因为看不惯內阁的斗爭而归乡,大概率也会因为知道自己的结局而心態不稳的吧?
可是他没有。
他如此淡定,怎能让人不惊讶。
张居正不傻,他看到一群懵了的同事,立马便猜到了大家的想法。
他轻笑了下。
“我看过史书。”
轻飘飘一句话,让一群年轻老师险些泪目,尤其是朱橚。
张居正饱读诗书,他刚才举例说明的那几个改革派,真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周厉王在位时,对政治、经济、军事、法律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最为有名的就是他的土地改革。
周厉王在位的时候,土地几乎都分到卿大夫等贵族手中,他將贵族土地收归所有,並禁止贵族私自开垦土地,以此遏制贵族势力,引发了贵族的不满。
这项举措,底层百姓无人伤亡,因为底层贫苦百姓本就没有自己的山林土地和自己的房產,他没收土地,伤害的是贵族的利益。
可他那个时期,公卿贵族已经占领了大量的资源,不遏制他们,国家就要走向衰败了,他是不得不改革。
可再看他的歷史评价呢?
“歷”这个諡號,就是一个很坏的諡號,纵观歷朝歷代,在名声很坏的帝王里,周厉王是排得上號的。
除了土地改革,他其他改革也大大触犯贵族利益。
周厉王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好王,甚至他是不是一个好王都不好说,毕竟关於他的记载都是识字的人写的,识字的人都是被他没收田產的贵族。
可他应该也不至於是那样一个十恶不赦的王。
若是一个王真的十恶不赦,为何明明可以安稳坐王位,却选择冒险去做改革?
其余因为变法改革而落得不好下场的人也和周厉王一样,哪个没有触犯贵族利益而落得悲惨下场?
吴起被贵族乱箭射死。
商鞅被五马分尸。
王安石一个曾经主导大宋命脉,努力改变大宋命运的宰执,鬱鬱而终,被辱骂千年,甚至被拿来秦檜並称为“小人”。
直到近代,梁启超对王安石一句“三代以下,第一完人”的评价,对王安石改革的充分肯定,才第一次有有影响的大人物为他的名声平反,王安石的评价才渐渐好起来。
……
这么多例子都在证明,改革派都不会有好下场。
因为改革就是进行利益重新分配,手握资源的人怎么可能愿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