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刘营爭吵各执己见(1/2)
第123章 刘营爭吵各执己见
寿春城北墙开有巨大瓮城,外有北玄康城,东北面隔著肥水还有居高临下的八公山,
但凡想要从淮水南入肥口攻打寿春,必是惨烈无比,
作为淮南地区抵御北方势力南下的桥头堡,寿春也一直堪称绞肉场。
然而此时袁术並没有加强北面防御,八公山与北玄康城以及瓮城都无主要兵力布置。
而是著重於西面南面,並於西面月城驻军。
因为。
得益於大旱的原因,洪涝的寿春西面可以行军,刘备提前从淮水登陆,水路並行,东进附亭。
而寿春东面隔著肥水也有不可捉摸的刘升骑兵。
更因为。
作为攻城方的刘备军队人数竟然比守城方的袁术少一半......一万对二万!偏偏袁术不敢出城主动出战.....
守城是个人就行。
野战必须得精锐。
所以袁术重点防御西面南面,盯防刘备,减少其他地方的防御投入。
双方对峙近月:
如今已是九月。
刘备不断的实行攻心策略,效果却没那么明显以及快速见效。
因为袁术也在各种挽救人心士气。
於是刘备打算兵临城下,从寿春西二十里的附亭东进十五里,距离寿春西五里的西山扎营结寨,再图良策。
期间袁术竟然不派一兵一卒加以阻拦,眼睁睁看著把刘备把营寨结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袁术这是不敢出兵?还是有恃无恐就坚守寿春城?
眾人难免忧虑。
迟迟不见转机。
这要是和袁术僵持下去,谁敢保证是袁术的人心先散,还是刘备的粮草先短?
不过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是刘升的粮草一定会先短。
孤军深入绕了淮南一圈的刘升,在东城鲁肃家把他的粮草吃光后又在阴陵补给多天,
终於是再也补给不到粮食。
九江郡的黔首百姓爭先恐后向南渡江,这个冬天没有粮食的他们必然饥寒交迫。
淮南正在腐烂。
於是刘升只能从阴陵向西往寿春方向与刘备主力匯合。
“我昨日率骑出营,观寿春墙上的袁军不像是士气颓败的模样......
西山营寨帅帐。
刘备与眾人齐聚商议,却一筹莫展。
吕布更是抓耳挠腮,面带苦涩。
这袁术称帝受天谴的流言也传遍了,陈登也与城內袁术魔下暗中沟通,怎么袁术军的人心士气並没有太大降低?
纵然有个別人出城逃走或投降,也是无足轻重之人,根本改变不了大势。
“奉先勿需焦虑,必是那袁术强撑门面,他岂能露出士气低落的样子让我等看见?”
刘备抚摸鬍鬚,一副稳如泰山的模样。
此刻他是既喜又忧。
已经有人陆续出城逃走投降,说明形势渐渐变好。
但关键问题就是不能一而就,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一举击垮袁术?没人说的准。
身为主帅,刘备自然得隱忧露喜,自信从容。
“公祐?我等粮草还剩多久?”
吕布转头问向对座孙乾。
孙乾刘琰刘辟负责与后方的粮草补给运输,那些运粮的劳夫都是刘辟负责组织的人手闻言孙乾看了刘备一眼,见刘备神情自然,於是回道。
“子仲言可一年.....
,
虽然在座十数人皆自己人,但粮草问题一般不会这么轻易透露,吕布当然有权知道,
可你怎么当眾问了出来?
“我看不足半年吧?”
吕布冷哼一声斜眼看著孙乾“温侯何意?”
陈登就坐在吕布身旁,惊讶探头盯著吕布的脸。
温侯你?
赵云陈到张辽高顺皆看向吕布,隨即就听他震声赫赫。
“兵法言,不战而屈人之兵,然时不待我!”
吕布承认攻心之策或许最后能瓦解袁术的坚固寿春城,可我们的粮草够吗?
就算够!
曹操会留给我们这么多的时间吗?要是曹操率先攻破小沛,再取徐州,他会不会从淮水直接攻至淮南?
那到时候谁才是主力?攻下淮南算谁的?
“奉先可是担忧曹公?”
刘备眉问道。
“玄德!曹公不见得会恪守诺言!”
吕布微闔双目,似有警惕之光。
刘备善察人心,而吕布善察人之黑心.::
到时候我们若是迟迟攻不下寿春,再与袁术耗得两败俱伤,你说曹操会不会顺势连我们也一起收拾呢?
就算他顾忌玄德你的名望不干掉你,难道他会把准南送给你?
打下来自己占住才是硬道理。
吕布的顾虑不无道理。
甚至说很有可能会发生.....
“然......奉先有何高见?”
刘备暗嘆一声,深以为然。
他也知道吕布肯定不会光顾著给大家製造焦虑,必是他有一番计划,所以才如此铺垫“寿春城难攻,然我等可攻其西北处月城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