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奸雄曹操的谋断(2/2)
郭嘉神思敏捷!
若是让刘升知道郭嘉竟然猜中他的意图,一定会大叫一声,郭嘉真是太阴险了!
“哎呀!
1
曹操深思著郭嘉之意,不小心用力把自己的腿给捶疼了。
他觉得郭嘉说的更有道理。
但是荀攸也没说错,速取小沛哪有那么容易?最稳妥的办法是用粮草消耗,就是用时太长。
“若真被玄德父子杀了袁术,我等又该怎么办?”
曹操再度询问二人。
听著他的反问好像是更倾向荀攸的建议,实则他更倾向郭嘉,但想的更远,要是我们速取小沛依然赶不上刘备灭袁术那怎么办?
“高高架起!”
郭嘉与荀攸异口同声道。
把刘备召进许都当三公,给他尊贵的地位与名望,却剥夺他的野心,瓦解他的势力。
要是刘备不答应呢?
那就武力胁迫,断其粮草,或借刀杀人,或顛倒黑白..::..怎么阴险怎么来。
“我是真不愿意与玄德刀剑相向呀!”
曹操感嘆一声。
此话有真有假,若是刘备愿意真心投效,曹操高兴都来不及呢。
身上绒毯被曹操摘掉,他的手指轻轻即响案面,闔眼突然睁开,似有决断之光。
“速取小沛!”
浑厚的声音似逼得窗外寒风倒退。
曹操最终还是採纳郭嘉之见,务必要一鼓作气,解决淮北淮南问题,那样才能爭取更多的时间应对袁绍这个庞然大物。
鲁肃没想到,他劝戚寄秦翊投奔曹操,竟然真为曹操攻打小沛打开局面,人算不如天算..
实则就算没有鲁肃,此二人也会投奔曹操,袁术被围的消息也会传到小沛战场。
不怪他.....
却说戚寄秦翊带著三千人马前来投靠曹操,曹操当即大喜,天助我也!
於是令戚寄秦翊来到小沛城外西营劝降,也就是张勋驻守的五千人营寨。
二人与张勋相识,於营墙前为他讲述淮南情况。
句句属实没有作假。
张勋怒斥二人背主求荣,將其呵退,然而营內袁军见戚寄秦翊都千里迢迢来投曹操。
这难道不是说明淮南真出问题了吗?
要是没出问题,那他们为什么在这里?
淮南与小沛战场相隔太远,消息无法快速沟通,袁术的战报哪有戚寄秦翊来的快?
於是西营人心大动。
率先有淮南九江籍贯的將领和士兵开始反叛,他们的家人可都在九江,又闻淮南大旱而小沛粮草不足。
岂能不乱?
曹操善察战机,当机立断与营內叛军不谋而合,趁夜令曹仁徐晃从营北攻破大门。
又亲率大军围三缺一,独独留出东门,放任溃军逃散。
驻守小沛的乔可以隨时出军支援西营,发挥角之势的威力,可是西营自己叛乱,
再派兵出去怕是乱上加乱。
只能放弃西营。
那些溃军降的降,跑的跑,跑的人自然只能进入小沛城池,不仅带来西营被破的消息,还带来淮南动乱的噩耗。
这就是曹操放他们跑的原因。
乔如今更是进退两难,放这些人进来必然破坏军心,不放他们进来也破坏军心。
陈宫果断建议。
把这些当做曹操奸细一一射杀。
城外没来得及入城的张勋大骂陈宫,狗贼!你难道连我都不放进城內?这是逼我投曹啊!
张勋见好友乔都不搭理自己,一怒之下果断投曹。
而乔和陈宫也理所当然把张勋溃兵当做曹操奸细,如此才稳住小沛城的局势。
曹操再次如法炮製,令刚刚投降的张勋以及戚寄秦翊再度前来小沛城池前散播淮南流言,不过效果没有第一次好。
因为乔是庐江人,纪灵对袁术忠心耿耿。
陈宫王楷都是充州人,郝萌宋宪侯成许耽章逛魔下部曲都是靠徐州生存,跟淮南关係不大。
甚至陈宫在城头大骂曹操。
言其挟持汉室,乃奸侯小人,又残暴至极,半生屠城过十,若是攻破我等小沛,必是鸡犬不留,君不见泗水不流之状?
一时间小沛军的士气竟然反而提升不少。
为了不被曹操屠杀,那必然要坚持到底。
公台!
又是你坏我大事?
曹操怒不可遏。
若无陈宫,他此前不会被困在充州多年而无所发展。
若无陈宫,他现在必势如破竹,再取小沛,进而徐州,再则淮南,可以说是一举荡平长江以北。
而现在曹操文得跟小沛慢慢消耗起来。
难道袁术真的只能死在刘家父子手里?
郭嘉劝曹操不要著急,欲速则不达,小沛已经是孤城,又粮草不足,可稳一时军心却不能久持,慢慢来机会马上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