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曹操的政治手段(2/2)
曹操要主动搞出衣带詔这种事件,逼反而后平反,这样名义上那些大臣甚至是天子都无话可说。
所以刘升才暗道,曹操是不是在玩火自焚?
当然不是!
武力上曹操占据绝对优势,只是以杨彪为首的旧臣会用名义压他而已。
“明公不可激烈,若刘备吕布真不顾质子刘升..::
荀或口出委婉。
他不希望曹操直接用武力手段来统合內部,也不希望他对旧臣们赶尽杀绝,更不希望引起许都大动盪。
“文若放心,我又能拿杨文先怎么办呢?”
曹操扯动厚笑著回道。
笑声里也迴荡著无奈啊。
杨彪没有武力,却威望十足,曹操要逼反再平反的直接对象也不会是他。
那是谁呢?
那就要看谁当出头鸟!
权力內斗之事绵绵无期,曹操不是孙权,就盯著家里那点破事斗来斗去..:::.很快他又与荀或商议起天下大事。
与荀或商议后,曹操有意让京兆长陵人车胃担任徐州刺史。
车胃是汉武帝时期丞相田千秋后人,其为战国时田齐后裔,其先人於汉初徙居关中。
田千秋以老年朝见,得乘小车入宫殿中,因號车丞相,子孙便以车为姓。
不难看出曹操这是打算重用关中三辅之地的人才,为稳定关中而提前布置。
而且车胃也是跟隨刘协东归的旧臣,即是善待关中人也是善待旧臣,一举两得。
如无必要。
曹操是真不想用逼反再平反的流血手段。
当然这个徐州刺史的含金量有点低,因为臧霸等人霸占了大半个徐州。
他又厚待臧霸等人。
割青徐二州委任於臧霸,又分琅邪东海等地设城阳利城昌虑三郡,以臧霸为琅邪相,
吴敦为利城太守,尹礼为东莞太守,孙观为北海相,孙康为城阳太守。
全给打发了。
又任命陈为广陵太守,加强与本地大族的合作。
徐州不会再出问题了。
不过一想到陈登竟然连家都不要,捨弃老父亲和幼弟,跑去南阳跟著刘备吃苦?
多疑的曹操又对刘备颇为忌禪。
因为这种事太违反常理了...:..麋竺一介商人还说的过去,你陈登可是徐州望著呀!
曹操恶意揣测。
必是玄德给他下了迷魂药!
荀或又建议让京兆人严象担任扬州刺史,入驻淮南。
与另一个屯田能手曹操的妹夫任峻,营造寿春合肥加强守备,安抚地方武装与百姓,
发展生產兴修水利。
淮南真的能养十万兵,就算只有一个九江那也能打折三万。
与车胃一样,严象也是关中人加旧臣的身份。
既能解决徐州淮南的安顿问题,也能著手稳定朝廷,以及入手关中大略。
他又把曹仁从徐州调回,曹洪从淮南调回,加强许都防御。
在得知袁绍正在围攻奄奄一息的易京公孙瓚,曹操当即又想把手伸进张扬的河內,先是徵辟河內人司马朗为司空属。
司马朗就是司马懿的哥哥,曹操曾经的举主司马防的儿子。
再又打算於秋后攻打河內,甚至把这个消息提前放出风声。
因为他不仅仅是要攻打河內....
以上这些事曹操几乎都与荀或不谋而合。
只有关於司隶校尉和凉州牧这两个职位,二人產生分歧,准確的说是持节都督关中诸將。
荀或建议让钟前往,其为颖川人,那就是自己人,又是跟隨刘协东归的旧臣,对关中熟悉。
曹操却说金尚才是最佳人选,其为关中望族,今逢孔融低毁名声受损,我可以为他证名,他难道不会感恩吗?
严象车胃都能担任一州刺史,大名士金尚还能比他们低不成?
且严象车胃更多是为了政治目的而拔摧,他俩没什么才能..:::
金尚是真有才干,真能稳住关中。
其实曹操不好意思说,他其实不信任钟,他也是旧臣,虽然天子东归入许他出了很多力,但还没像荀或那样表態为曹操效力。
董承出的力不比钟少,难道曹操就应该更信任董承?
钟明明是颖川人,回到许都就应该立即表態,你在磨蹭什么?
荀或却说金尚和刘升关係匪浅,曾经还和曹操抢过充州刺史,怕是无法信任之。
二人没有爭吵相视一笑。
那便再等等看,看谁更能经得住考验。
商议罢。
荀或婉拒曹操留食,准备返回自己的府邸,不料却在门口遇到曹昂。
“我请父亲墨宝一副,欲赠好友刘鸿起,荀先生慢走..::
曹昂不卑不六拱手π揖。
荀或微微点头,想起郭嘉曾经跟他说起过,刘升杀张间而令曹將出丑之事。
他作揖回礼,隨后衣炔飘飘出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