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宛城刘吕蒸蒸日上(1/2)
第165章 宛城刘吕蒸蒸日上
话分两头....
南阳宛城。
位於南阳盆地中心,四通八达。
北行伏牛山通洛阳,南顺水扼荆襄,走武关翻越秦岭至关中,逆汉水经上庸可达汉中,穿堵阳叶县可入中原。
为天下之中!
夯土筑建而成的宛城坐落在水北岸,周长近三十里,墙高五丈厚四丈,外有宽六丈的护城河,又有西南內城再赠防御。
前將军府。
坐落在宛城內城。
高大火红的健马踩踏著府前青砖路面,发出急促清脆的响声,吕布勒马止步,翻身落地,抬头看了眼悬掛牌匾。
大步流星而入。
逕往府中大堂。
吕布並没有和刘备驻守宛城,而是引本部屯驻宛城之南的育阳。
其为左將军,开府仪同三司,也有自己的左將军府,陈登高顺张辽赵庶李邹等人名义上也归左將军府治事。
也就是一个集团两个班子。
这是正常情况,问题不大。
“玄德何事匆匆唤我?”
吕布將腰间长剑与身著札甲卸下,丟给一旁的陈到,而后走进大堂。
堂中宽阔。
侧摆长条公案,西面立著戟架,正中青铜麒麟屏风前,掛著一副巨大的舆图,黑漆楠木大案特別醒目。
“奉先请坐。”
刘备起身相迎。
鲁肃陈登先后起身。
刘备至南阳已经三个多月,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收拢流民屯田种地。
南阳盆地水系发达耕地广阔,囤粮自足绰绰有余,然而因为战乱缘故,汉末第一人口大郡也开始渐渐凋零。
四战之地便是如此。
不过自刘备到此后情况有所改变。
刘辟李通等人从汝南带来了大量人口,因为去年的淮南淮北大旱波及汝南,
他们要想活下去只能跟看流浪。
南阳的本地大族多逃往襄阳以南避难,也让刘备有机会安置这些流民。
不然就土地问题就得明爭暗斗数番。
陈登重操旧业,开始总领屯由一事。
又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屡次剿灭盘踞北伏牛山以及东面群山的贼眾,將宛城以北以东的地界悉数靖平。
至於宛城以西以南,那是张绣的地盘..:..
总之刘备儼然摆出一副想要好好治理南阳的態度。
那些尚未迁徙遗留的本地大族豪强们,自然希望能有一个强有力且仁义的南阳之主,遂在刘备屯田期间也提供粮种农具等支持。
还有从关中陆续南逃的流民,本来要逃到荆州中南部,一见南阳热火朝天,
有地种有粮吃,哪还去什么襄阳?
当然。
这前提是因为刘备吕布拥有强大的武力,以及刘备的仁义政策。
客观条件是南阳凋零,又处於曹操刘表交战缓和区域,狗都不留下来,而刘备却自带人口。
当然。
也不是一帆风顺,遇到的那些小小难题就不说了,关键是引起张绣以及刘表的忌惮。
臥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还是刘备与吕布?
这谁敢不忌惮?
所以说能怪曹操多疑吗?能怪他出尔反尔又生忌惮吗?能怪他要藉机剷除心腹大患吗?你刘备到哪哪就风生水起。
这还了得?!
“奉先请看。”
刘备神色不明,直入话题,將案几上的两封书信移到吕布面前。
这两封书信正是董承以及李儒模仿刘升笔跡所作。
吕布初看董承笔跡,觉得十分熟悉,彼时他们都为董卓效力为同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