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若家父不应我就当內应(2/2)
可谓是飘零半生却从未自信,
同样感触良多的还有麋竺,进入士族大家行列也是他梦寐以求之理想,
又深感刘升这是把眾人当做自己人並鼓舞之。
“今鸿归来,我等之大事刻不容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即使南阳也才刚刚修生养息半年,实力仍不太理想。
但刘备深感时不我待,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是时候要打进关中了。
“荆州虽富裕却易守难攻,以我等之力断难染指荆州,既无名义也无良机....
刘备直入话题。
於是便先分析一番。
他此前初至南阳,颇还有些动摇,关中路远且艰,攻之成本太高,怕力有不逮。
而荆州富庶,人口眾多,何不转攻荆州?
然而他在新野驻扎近三个月,才更加深切明白,荆州是真的难打。
辽阔的汉水横隔在前,襄阳一城而阻入汉江平原之道,没有数万精锐水师,根本打不了荆州。
你知道猛虎孙坚的下场吗?
那时候的刘表才刚刚到荆州不久,而现在刘表早已把荆州经营得蒸蒸日上,不说铁板一块,至少强攻不得。
你让曹操现在全力攻打荆州都拿不下来。
何况是刘备?
若荆州不內乱而產生良机,提都不要再提了..,
再者没有大义,人心不服,怎么打?这也不是简单的武力较量,涉及人心所向等等问题。
“鸿起早有预谋!关中乃我等大兴之地!”
刘备振声出言。
此刻终於言辞凿凿的確定集团目標方向,那就是打进关中。
关中破归破,也正是因为它残破,所以才轮得到我们呀!
“然也!”
已四十有三的吕布深感天命號召。
我从关中逃出,在关东四处飘零,八方碰壁,若非遇到鸿起,想必也早已如董卓旧部那样渐渐凋零消逝。
而现在兜兜转转,命运使然,我吕布本就并州边地出身,就该走正確的道路!
“诸位皆都认同否?”
刘备扫视眾人,再行確认。
只见眾人皆都振奋点头,哪还有什么质疑?
甚至非常期待。
想要长期稳定的发展,靠一个四战之地的南阳根本不够。
若夺取关中並站稳脚跟,再以天子密詔,结合刘升为质期间董承反曹之事为大义口號,那么集团建立发展的合理性就毫无问题。
甚至將来。
言高祖预世,大汉再兴关中.......也是对抗关东势力的利器,谁叫刘家是汉室后裔,而姻亲也为吕氏.....
我听说吕后曾大肆分封吕氏子弟,曾有河內郡吕氏北迁并州九原......我也听说.....
当然任何语都不可能一而就,前提是你有这个实力,才会產生这种所谓的天人感应之说。
而一旦有了天命之说,那必是人心归附,
“明日我与存春前往城..
李儒拱手请命。
要打关中也不简单,大事的第一步当然是要先整合南阳。
况且掌控进入关中武关的正是张绣。
“若张扬武不从,我与存春直言,兵锋相见!”
刘升当场放出狼话。
既是狠话也是实话,並且毫无遮遮掩掩,坦然行事,你不答应那就开打,没什么好说的。
作为关中大略提出者的他,此刻唯有扫除一切障碍的决心。
“鸿起放心!若家父不答应,我给你当內应!”
张泉豪气大作言辞肯肯。
我把我父亲绑咯!
自己单干这行不?
鬨堂大孝了家人们......眾人闻言皆都抚额汗顏......存春是个懂事孩子呀!
连不苟言笑的刘哗都乐了出来。
鲁肃更是惊讶,存春就这么对鸿起死心塌地?
不然咧?
刘升对张泉的情义,那可是情真意切当做手足兄弟,不惜为了他得罪当时的外戚权贵子弟董继,甚至还带著他一起种地上学。
早已建立起深厚的羈绊。
再者。
连张泉自己也认为,大丈夫岂能迟迟暮暮混吃等死?
他的父亲张绣就有点混吃等死的態度。
父亲要养老就去养!把部曲交给我吧!
当然。
张泉是没办法单干的,他没办法代替张绣的作用,就单单张绣部曲他都指挥不动。
但这样的决心无疑也令眾人放心。
於是次日。
张泉李儒鲁肃率先赶往城,而刘备吕布刘升有备无患,隨即整兵三千,並带著今日与会之人,紧隨其后前往安眾对峙。
若张绣明辨大势,加入刘吕联盟。
那刘备吕布就与其开诚布公,建立亲密友谊,畅谈关中大业。
若张绣不知好岁,放著大好前途不要。
那么刘备吕布只能与其兵戎相见,先扫除南阳阻力,才有资格谈打进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