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孔明今日也要同流(2/2)
於是攀谈询问。
“德操公家中粮食欠收......
庞统话音未落,就闻蔡和大呼小叫。
“我说德操公为何推崇士元,原来士元是如此尊师重道呀!”
其语气颇为阴阳怪气,带著酸酸的酸梅味道。
庞统年少时曾千里迢迢前往拜访还在颖川的司马徽,被其评价为南州士子之首,庞统渐渐闻名。
今司马徽客居荆州,庞统自然要尽地主之谊。
本是理所应当,却被蔡和说成是利益收授,就好像你庞士元並非凭藉真才实干而闻名,而是凭藉关係。
蔡和不愧也是本地大族,说的一点也没错,庞统就是凭藉家族能量和关係而成名的。
但这並不代表庞统没有真才实干。
“呵呵..
庞统没有搭理蔡和,自顾自的吩咐奴僕整点辐重,准备出发。
然而蔡和的声量也引得眾多学子出门围观。
“士元可是前往德操公家?我闻元直也在,我隨你同去!”
石韜石广元当即提步下阶,加入庞统一行。
他是徐庶最好的同乡和朋友,是第一个不嫌弃徐庶为贼出身的人。
“广元兄去的话,那我也去!”
汝南人孟建孟公威也要加入行列。
“德操公家中欠收,我等学子岂能无动於衷?愿隨往略尽薄力!”
博陵人崔钧崔州平爽朗振声道。
此言一出,眾学子纷纷请战,老师遇难,我等学生岂能坐视不管?那可是德操公,谁不想得到他一两句评价?
连蔡和都想要跟著去。
“宋师有言,今日停课,我等都去帮扶德操公!”
门口聚集拥堵的人流早就引起宋忠的注意,得知是司马徽家秋收不利,他也暗暗担忧。
难怪德操兄这半个月都没来授课,原来如此.::
於是他令学生向郎,號召著大家一起去帮忙。
怎么司马徽身为学业堂讲师,堂堂颖川名土,怎么还要自己种地?还会遇到粮食欠收令眾人担心之事?
当然要自己种地!
粮食又不是大风颳来的。
他刚来荆州不久,人还住在襄阳郊区,又不是很被刘表重视,可不得先养活自己?
这是大多流寓士人的境遇,即使是鼎鼎大名的司马徽,也得先交际交际,才能安定下来。
隨后向郎王粲土孙萌习禎金禕..:::.纷纷加入行列,连恃才傲物的称衡也不能避免。
甚至是..:::
“孔明?你不是不与我等为伍吗?怎么今天也要同流?”
车马行列最后,跟著一个十七岁少年。
面庞呈浅麦色,颧骨微凸,下頜线条初显刚毅,褪去少年稚气,透出早熟的坚韧。
其眉如墨染,斜飞入鬢,双目澄澈如秋潭,眸光深邃似含星斗,粗麻束带,儒士服装也难掩其夺目光芒。
爱挤兑人的蔡和见诸葛亮也跟著去,於是便留步询问。
诸葛亮的大姐父是祺,二姐夫是庞山民,与荆州本地大族相当熟悉,甚至將来......妻黄月英要喊蔡瑁舅舅,要喊刘表姨夫.....
好傢伙!
荆州刘表治下,蔡前黄庞全是你亲戚?
大族大多如此,不必见怪.....,
不过诸葛亮平时倒是只与徐庶等四人亲近,又常以管仲乐毅自比,被人看不起,是以蔡和又出口讽刺。
“我也好奇庞士元到底在搞什么鬼...::
诸葛亮不以为意呵呵一笑。
去邓县必渡河,那庞统为什么不在渡口准备辐重呢?偏偏在学业堂的大门口?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此行必不是去帮忙德操公那么简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