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安陆黄氏能人辈出(2/2)
你不是没爹吗?正所谓长兄为父......你长兄至今下落不明,那我只好.....
实则刘升虽与诸葛亮同年出生,却比他还小两个月。
“鸿起知遇之恩,亮不知该如何相报呀!”
诸葛亮深感刘升对他太好。
能娶黄承彦的女儿,对现在的诸葛亮来说確实是高攀了。
他更感刘升好像从刚认识他开始,就一直对他这么好,就好像这好感是没来由的..::..莫非我上辈子与鸿起相识?
数日后。
刘表魔下王凯带著三万石粮草,来到安陆搞赏大军,全军士气大涨。
刘升也率部南下夏口,留江夏都督苏飞镇守安陆,李严王凯辅之。
黄承彦也带著家人北上囊阳,相约此战过后为诸葛亮黄月英举行成亲礼。
从安陆至夏口,最快半天时间不到。
当刘升舰队进入长湖,便见北面屹立高山,山前城垣依汉水北岸弧形河湾修筑,呈半圆弯月状,故称偃月城。
南墙紧邻汉水航道,设水门连接港湾,水军可直入城下。
相隔二三里,刘升就看清城墙上等候著一群將士,似为自己接风。
待船舰靠近港湾,就闻偃月城响起冲天的军號鼓乐,黄祖带著眾將,以及一支乐队,亲自来到码头迎接。
“刘公子何在?”
黄祖身高七尺余,鬚髮斑白,面如枣皮,眉骨高耸如鹰隼,颇为武將风范。
其身披黄金蛮鎧,腰悬错金纹剑,跨黄驃马,披风绣江夏蛟纹,很是威仪。
不愧是江夏一號人物。
“父亲!”
黄射面露喜色,连忙招手。
刘升等將陆续下船,待出码头道路,黄祖一行迎面而来。
“若无刘公子!我黄祖身家危矣!
见刘升年纪轻轻,黄祖暗暗咋舌,这般力挽狂澜之举竟是一十七岁之人所为?
又见刘升宠辱不惊,镇定自若,黄祖频频点头,年少英杰呀!
黄祖此言,更多包含个人感谢,乃表亲近,不过刘升却看出他有点自大,连官话都不说?一句刘表也不提?
“黄守久镇江夏,区区孙策不值一提。”
刘升略知黄祖为人,连忙拱手奉承,以表谦虚。
“哈哈哈!刘公子所言甚是!今孙策必败无疑!”
黄祖点头露喜,很是欣赏刘升的谦虚,年轻气盛之年纪却不恃功自傲,这份气度令人羡慕,关键说话还好听......
他丝毫没有为自己疏忽而感到愧疚,孙策能够深入敌后,难道前线的你一点责任都没有?
我不提....
那当然就没有!
“刘公子快快隨我入城,我已备好宴席,酒肉解乏!”
黄祖很是热情,一副东道主做派。
刘升客隨主便,与眾將纷纷入城。
“鸿起......我观黄守似有些.....自信......
宴席期间。
诸葛亮与刘升谈论道,实则想说自大,乃委婉措辞。
战爭还没结束呢,差一点被偷袭的教训就发生在眼前,孙策尚未撤军,怎么黄守你摆出一副庆功的架势?
“然不可否认,黄守確有军事才能...
刘升不置可否道。
此前入城之时,他观偃月城城內布置,以及东面临长江区域的防御,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黄祖確实很有才能。
“今孙策再无奇兵可行,难道不是必败无疑吗?”
一旁的甘寧笑哈哈道。
为什么徐琨会选择孤军深入奇袭?还不是孙策无法正面抵抗黄祖?现在如今再无奇兵,孙策败在不远。
诸葛亮认可点头,按理说只要按部就班,孙策確实必败无疑,可他却还是隱隱担忧。
刘升本来没想那么多,直到连甘寧也是这般认为,这才与诸葛亮感同身受。
大家似乎都太乐观了..:::.或者说是想当然了。
孙策岂会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