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票房分成百分之十(2/2)
苏琳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
她很清楚。
这个剧本的精细程度,如果找一个別的导演,也能拍出来。
到时候上映的话,或许能够得到一个同样不错的票房。
票房分成而已,对於他们来说也很常见,还能帮他们节省很多资金。
至於上映会有多少票房,这就不是他们可以考虑到的。
於是他们重新又签订一份合同,沈浪的全部片酬和费用,折算变成成本到电影里面。
不过並不是总票房的百分之十,也不是票房利润的百分之十。
如果是总票房的百分之十,如果《那些年》这部电影能够卖出十个亿,那他可以得到一个亿。
这是什么概念呢。
国內分帐比例一般是片方拿43%,但这是从总票房里扣除5%的专项基金和5%左右的税以后的43%,实际也就相当於总票房的33-39%左右。
如果票房五个亿,製片方几个公司还有投资人员,在那分著那一两个亿。
而沈浪一人独享五千万。
累死累活拍摄几个月,让沈浪得到最大的便宜,这肯定不是製片方和导演想要看到的。
而票房利润的百分之十,那沈浪也不答应。
他在这之前不了解,但也知道这个圈內做帐的水平可是很夸张的。
“净利润”需扣除所有成本,製作费、发行费、营销费等。
这里面的可做的空间可太大。
沈浪有著运气加持,但也不敢当一个冒险者。
分帐票房的百分之十就很合理,相当於总票房的3.3%到3.9%。
这部电影註定会是一部小成本电影,如果赔了等於沈浪给他们打义工。
但要是赚了,属於皆大欢喜。
而且也和沈浪结识,下次如果还有这样好的项目,可以优先考虑。
“合作愉快。”
苏琳很满意,沈浪自然更满意。
三人又来到附近的饭店,一起吃了一顿午饭。
饭后李团问道:“沈浪,你作为编剧,觉得哪一位女演员,適合演沈佳宜这位女主角。”
作为男主角柯景腾的高中同班同学,她以清秀的外貌、出眾的气质和常年名列前茅的学业成绩成为班级班长和模范生代表。
表面文静乖巧,实则独立有主见,对自身和他人要求严格,展现出倔强、理性且细腻的一面。
內心敏感且不轻易表露情感,这一矛盾性格成为她与柯景腾情感纠葛的核心。
高中时通过“课本救援”事件与柯景腾拉近距离,以激励方式帮助其提升成绩,两人萌生曖昧情愫。
大学时期因价值观差异,无法理解柯景腾而爆发矛盾,最终选择与成熟男士结婚,在婚礼上豁达接纳青春遗憾。
本来如果是之前的剧本,李团心中就已经有女主角的人选。
但现在换作《那些年》这个剧本,沈佳宜的选择,就需要很慎重。
而沈浪作为本部电影的编剧和男主,肯定心目中有他的目標。
李团这个问题,倒是问到沈浪。
其实沈佳宜这个角色,他觉得最好的肯定是原版陈妍溪。
但如今的陈妍溪接近四十岁,就算是包养得再到位,去演高中生实在是槽点太多。
他可不想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就出现在各大b站影视区吐槽up主的视频里。
脑海里盘算著適合的女演员,忽然想到一个形象。
就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