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王朝1627 > 第37章 大明皇帝勤政的半天(求月票)

第37章 大明皇帝勤政的半天(求月票)(2/2)

目录
好书推荐: 纨绔太子妃是京城大佬 我,野原广志,霓虹影视之星!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法兰西之父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人在魔卡,策反知世 吞噬星空:我在诸天刷新人设 从谎言之神到诸世之主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莽荒纪之风雷惊弦

他们实际上并非游牧民族,而是渔猎起家,后面又推动了手工业、农业的发展。

其中以辽东汉儿为奴,耕地冶铁。

从而获得农耕文明天然的生产力优势,使得粮草、军备都能与大明抗衡,甚至在局部略有胜出。

以女真、蒙古、少数包衣为军,专职征战。

在军备和骑兵优势的加持下,又附带了高强度训练带来的战斗力。

在这两者的基础上,迭加先军体制更高的效率和连战连胜的气势,这才造就了如今女真的威势。

而丁卯之役中,女真逼迫朝鲜签下了城下之盟。

正好缓解了他们当前的两个致命弱点——粮草和东江。

从此,东江镇的外部环境急剧恶化,而女真则从朝鲜获得了稳定的粮草,并得以腾出手来,放心大胆地西征蒙古诸部。

从这里开始才有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

女真从蓟镇长城三路破口,胡骑直入京畿,生民遍地哀嚎。

然后袁崇焕凌迟、东林尽斥,厂卫再起,复社于江南成立,直到崇祯十七年煤山自缢。

而这一切——其实正是起源于这场丁卯之役。

高时明疑惑地抬起头,看向呆坐的朱由检,不明白这份奏折为什么看了这么久。

他抬眼一瞧,将孙国桢这个名字牢牢记在心中。

朱由检继续往后翻阅,历史的沉重感很快被啼笑皆非取代。

因为这位登莱巡抚孙大人,题本的后半截全是对魏忠贤的吹嘘遛马。

什么我们团结在厂臣的旗帜下,尽心竭力。

什么厂臣高居庙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云云。

这就是天启年间经典的政治生态了。

你做任何事情,如果不把首功归于九千岁魏忠贤,那便是大大的不识时务。

但反过来,只要带上魏忠贤,小过变无过,小功变大功。

如果再能为魏忠贤修几座生祠,叩拜如同义子,那更是扶摇直上九万里,今朝谁敢不识君了。

朱由检越看越乐,终于忍不住大笑出声。

他转头看向高时明:“这位孙国桢,是何许人也?”

他倒不是想降罪,只是单纯觉得这位孙大人有些可怜又可笑。

魏忠贤的尸体都凉了几天了,他这个时候上题本,换做别的皇帝,那简直是找死啊。

高时明不知道朱由检在笑什么,只能谨慎回道。

“回禀陛下,孙国桢是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天启四年时,亲率舰船数十,驰援澎湖之战,力克红夷,使澎湖重归大明疆域。”

“此后廷议推选登莱巡抚,此人便以此海战经历中选。”

朱由检脸上的笑容不由得一收。

这世间人事,果真不是黑白分明。

没想到这登莱巡抚,媚事阉党之人,竟然也曾是南洋之上抗击外寇的勇士!

南洋、红夷、郑芝龙……

这些事情放在承平年间又哪里不是大事呢?

只是在这神州陆沉的王朝末年才显得那么不引人注目罢了。

他沉吟片刻,提起朱笔,在题本上缓缓写道:“上报之功,朕已尽知。厂臣旧事,勿复再提。愿卿……”

停顿一下,又认真地写下一句半通不通的打油诗

——再继南洋英雄气,更复辽东旧河山!

【本章史料】

1.老朱真牛逼,朱由检看的还是票拟过的题本——也就是阁臣们给了意见的。老朱看得则是原始版本,意见都要自己给。

2.庞氏一事为史实,但史书不过简简单单一句话而已。后人再也无法得知她当时究竟面临多大的绝望才能做出这么惨烈的事情。

3.孙巡抚这奏疏也是真的,27号,也就是昨天递上来的,此时魏忠贤刚死3天(乐)。

4.丁卯之役,发生在天启七年正月,后金起兵三万,先击退毛文龙,然后十三日正式进攻朝鲜。十余天后,没出二月,就逼迫朝鲜议和了,结为兄弟之国。这个战役有很多细节,我就不吊书袋了,大家往后看就行,这事会是辽东边事的线头——就如那三本贪官名册一样。

5.关于称颂厂臣一事全为史实,给你们随便找一段:“厂臣魏忠贤矢荩报国,殚赤筹边…内镇诸臣策励绸缪,又善体厂臣之心”——黄立极写的(黄阁老当场社死哈哈)

稍晚或许还有一更,如写不出则明日下午6点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侯爷的旺夫娘子 嫡女毒妃 重生七零锦绣年华 锦衣卿相 大佬,出门记得装不熟 重生美利坚,我是华尔街传奇空头 退婚后被大佬亲哭了 小公主又帮母妃争宠了 穿书后我养了偏执男主 我的女友重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