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王朝1627 > 第51章 小朱与老郭

第51章 小朱与老郭(2/2)

目录
好书推荐: 纨绔太子妃是京城大佬 我,野原广志,霓虹影视之星!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法兰西之父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人在魔卡,策反知世 吞噬星空:我在诸天刷新人设 从谎言之神到诸世之主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莽荒纪之风雷惊弦

“薛爱卿莫不是忘了魏逆遍布各地的生祠了么?”

“朕听说各地祠堂奢华壮丽,所费不下万金。”

“朕将这些生祠都划拨与你,你派人前去查探各祠堂可有大料可用,若不敷使用,便变卖折银也可以。”

“到时候将账目报上来,还欠缺多少再议便是。”

薛凤翔无言以对,诺诺称是。

小小裱糊一下,朱由检重新将目光投向今日的主要议题——九边旧饷。

朱笔写就的九百六十八万两,字迹鲜红如血,如同一道狰狞的伤口。

这才是真正要命的难题……

按现代人的思想来说,什么狗屁陵寝要100万两!

百年之后,一把火烧了,骨灰撒进长江黄河,干净卫生又大气!

可惜,自己刚刚登基,羽翼未丰,根基不稳。

只能乖乖掏钱修陵寝,否则一个不孝的大帽子扣下来,立刻就会被那帮文官的唾沫星子淹死。

到时候哪怕是这些阉党,也要愤愤然以清流自居,以廷仗为荣了。

这等不用做事的青史留名机会,可不是随便就有的。

但九边的欠饷,不一样。

这个问题若是搞不定,明年再迭加关中大旱……那星星之火,便真的可以燎原了。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看向了户部尚书郭允厚。

“九边旧饷巨额逋欠,爱卿……可有良策教我?”

郭允厚拱了拱手,那张老脸皱得像个苦瓜。

“臣确有一些裱糊之法,却不敢称是什么良策,更不敢说是治国之方。”

朱由检不置可否,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等着他的下文。

“其一,乃是‘还新拖旧’之法。”郭允厚开口道,“九边各镇,军饷大抵分作两块,一半是地方自行筹措起运的‘民运’,另一半,则是京师拨付的‘京运’。”

“京运之饷,连年拖欠,已是常态。但这并不意味着边镇的将士们就一文钱都拿不到。”

“只靠着民运的那笔银子和口粮,将士们勉强也能糊口,只是日子过得……颇为艰难。”

“因此,一般的做法是,只要朝廷能发下半年,不,哪怕三四个月的京运旧饷,边军的怨气就能缓解一些,军心也能勉强稳住。”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声音里透出一股子无奈的意味。

“所以其实这九百六十八万两,多数是些……积年旧欠。”

“说句不好听的,欠了这么些年,便是欠了也就……欠了。”

最后几个字,他说的含含糊糊,声音低不可闻,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等等!

朱由检突然想起了什么……

第一次朝会前一晚,陕西巡抚胡庭宴的那封题本!

上面全是说陕西各个地方拖欠了二三年、五六年的军饷。

结果他一看到是陕西直接应激了。

却没想到这些都是虚数、都是成年老账!

结果他第二天就拿着这题本在朝会上发飙。

还言之凿凿什么为何不提前预判、为什么没有全面统计……

结果这郭允厚只用三天便把京边银例梳理得清清楚楚,可见这些事情人家是早有腹稿了。

那当时这些人看他不就像看傻子一样?

完蛋,穿越不到一个星期,直接原地社死……

朱由检呆呆站在原地,一张脸不自觉也涨的通红,脚趾头在靴子里用力扣地。

一时之间,小朱和老郭两个人,全都满脸通红,相映成趣。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七零锦绣年华 嫡女毒妃 锦衣卿相 穿书后我养了偏执男主 我的女友重生了 退婚后被大佬亲哭了 侯爷的旺夫娘子 重生美利坚,我是华尔街传奇空头 大佬,出门记得装不熟 小公主又帮母妃争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