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男儿到死心如铁(求首订)(1/2)
第77章 男儿到死心如铁(求首订~)
天色还未完全亮透,只是在天际的尽头,透着一抹鱼肚白。
乾清宫内,烛火通明,稍稍驱散了清晨的微凉。
尊贵的大明皇帝朱由检,正在亲自刷牙。
穿越而来,他已经渐渐习惯了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帝王生活,甚至就连如厕也……
但唯有刷牙这件事,他是一定要亲力亲为的。
无他,只因他不想重蹈他爷爷的覆辙而已。
那位神宗皇帝的牙痛,可是几乎伴随了他的后半生,甚至一定程度影响了大明国运。
一口温水漱去口中的泡沫,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司礼监掌印高时明见机走上前来,他躬着身子,姿态谦恭,声音沉稳地说道:“陛下,您昨日吩咐整理的日程,臣已经做好了。”
朱由检接过高时明呈上来的奏本,翻了开来。
只见奏本之上,用工整的蝇头小楷,在表格中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项待办之事。
【卢象升已奉旨入京,接管马草折银事宜,预计九月十五日抵京。】
【孙承宗已奉旨入京,预计九月五日抵京。】
【勇卫营操练,前议每日辰时亲往视察。】
【今日待批阅奏疏,共计一百七十三本。】
……
林林总总,从人事任免到军国大事,足足有二十五项之多,这还是没有把那一百七十三本奏疏展开的缘故。
高时明看着朱由检专注的神情,忍不住感叹道:“陛下登基未久,勤政至此,几乎可比肩太祖高皇帝了。”
朱由检闻言,从奏本中抬起头,看了高时明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好笑。
勤政?
这才二十五件事而已,比起后世的日程表,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流水账式的记录方式,看起来确实可怕。
所有事情都混杂在一起,看起来一团乱麻,毫无重点与次序可言。
“太祖爷的勤政,朕是万万比不上的。”朱由检淡淡一笑,随手将那奏本一页页撕了下来。
“陛下!”
高时明大惊失色,他没想到皇帝会突然做出如此举动,陛下这是……不满意?
他张了张嘴,却又不知该如何告罪。
朱由检看出了他的不安,笑了笑,安抚道:“高伴伴莫慌,朕只是觉得,可以换个更清晰的法子。”
说罢,他将那些撕下来的纸页,又逐一将上面的每一个事项,都撕成了一个个长条。
高时明站在一旁,目瞪口呆地看着皇帝的动作,满心的疑惑,却不敢多言。
朱由检将那些纸条在御案上一一铺开,然后又取过一张全新的大张白纸,用笔在上面画出了一个简单的表格。
表格的最上一行,是自九月初一到九月初十的日期。
最左一列,则是每日自卯时(5~7点)到戌时(19~21点)的时辰。
一个简陋的,却又一目了然的日程计划表,便出现在了高时明的眼前。
“你看,”朱由检指着那些纸条,对高时明说道,“这些事情,可以大致分分类。”
他拿起几张纸条,继续说道:“后面你让人将这些事项,分为财税、人事、军事、行政四个大项,每个大项,都用不同颜色的纸条来写。”
“若有事情不属于这四项,就用白色的纸条。”
高时明顿时了然,他躬身道:“陛下巧思,如此一来,各事分门别类,果然一目了然,臣……受教了!”
朱由检微微颔首,又拿起几张纸条,说道:“接下来,就按这些事项的行事日期,贴到这表格里就是了。”
他一边说,一边亲自示范,口中喃喃自语:“朕看看,今日是初一……”
他从那二十多张纸条中,迅速挑出了几张。
【校阅勇卫营】
【批复今日奏疏】
【召见负责九边登极赏银发放之人员】
他将这几张纸条,一一放在了“九月初一”那一栏的对应时辰格子里。
“你看,虽有二十五件事,但今日要办的,其实不过这三件而已。”
“至于其他的,”他指着剩下的纸条,“有确定日期的,就放到对应的日子里去。没有确定日期的,就先放在这旁边,朕与你,也好时刻记挂在心。”
“回头,你让人做一面大屏风,将这表格裱上去,就立在乾清宫里。每日清晨,你我君臣二人,就在此更新日程。”
朱由检将所有纸条分门别类地处理完毕,原本杂乱无章的二十五件事,瞬间变得井井有条,主次分明。
他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心中不由一乐,后世用惯了电子化的任务清单,如今在这大明,用这种纸质版的清单,倒也差不了多少。
反正他有下一级的牛马去帮他做各种维护更新,他只需要使用即可。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几张被单独放在一旁的白色纸条上,那是没有标注完成日期的事项。
他的眉头微微一挑,拿起其中一张,上面写着“李国普密奏贪腐情弊事”。
“李国普那份关于贪腐的密奏,还没递上来吗?”朱由检问道。
高时明躬身答道:“回陛下,还未曾递上来。是否要奴婢派人去催一催?”
朱由检没有立刻回答,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那张纸条,陷入了沉思。
从那日递上东林党人名单来看,李国普此人,行事不可谓不积极。
那么,这件事迟迟没有动静,是他还在搜集证据,务求详尽?
还是说……他从心底里,就不愿意走这种“密折孤臣”的路子?
康熙朝大行其道的密折制度,在这个时代,会水土不服吗?
片刻之后,他抬起眼,问道:“当时将朕的信牌交予李阁老时,他是什么反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