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52章 要想两翼齐飞,就得上列车炮

第52章 要想两翼齐飞,就得上列车炮(2/2)

目录
好书推荐: 法兰西之父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人在魔卡,策反知世 吞噬星空:我在诸天刷新人设 从谎言之神到诸世之主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莽荒纪之风雷惊弦 柯南:我在东京当财阀 人在吞噬,软饭硬吃成真神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奥斯坦德被夺回后,迪克斯慕德的敌军缺乏了侧翼掩护,加上迪克斯慕德本身又不靠海,距离北海海岸线还有十几公里,所以也被我军围攻了,估计几天之内就会有进展。

现在布第2军的主力,在守沿海方向。布第1军的主力,除了面对伊普尔正面,还要分兵增援迪克斯慕德,所以才没法来斯滕福德-波珀灵厄一线。”

鲁路修听到这儿,才算是彻底理解,为什么战役全局的态势会打成现在这个样子。

原来,在北线的友军也这么给力,吸引了敌人那么多兵力。

他对着地图思索了一会儿,请教确认道:“这么说来,我们最终应该能够和第4集的人在敦刻尔克和卡塞勒之间的某处会师了?如果按照战前双方各自推进60~70公里的进度来算的话。”

对于这个问题,卡尔少将却无奈地缓缓摇了摇头:“应该不可能,开战以来,我们也向第4集了解了更多细节情况,他们现在打得确实有声有色,但难处也只有自己知道。

他们现在发现一个很窘迫的问题:目前打得顺利,是因为之前建造岸防炮等准备工作很充分。但开打之后,就没时间一路进攻一路造岸防炮了。

帝国已经挑了射程最远的岸防炮来安装,但相比于战列舰主炮的射程优势,最多也就十公里。换言之,攻下奥斯坦德后再往西推进几公里,就会离开我岸防炮的射程差掩护范围。到时候敌人舰炮火力太猛,还是站不住脚。”

鲁路修也是懂行的,师长说出这个理由时,他几乎是一点就透,也就忍不住惋惜:“唉,如此看来,要想最后围歼布军,就得指望我们第6集一直打到敦刻尔克了……第4集攻克最外围第一线的城镇,以及牵制敌人,都是很好的,指望走完这段沿海的路,却太难了。

估计最后还是得冒险,让我们的海军也想办法孤注一掷……要是我们有更灵活的岸防火力就好了。”

这一刻,鲁路修脑中首先想到的,是希佩尔将军之前在奥斯坦德海战时、跟贝蒂交火后,“假装重伤”躲回安特卫普港的那支战巡舰队。

这绝对是一支隐秘的奇兵,只是目前还没想到如何利用。

要是如今的德军,就能跟地球上二十年后那样,有列车炮用就好了。大口径的列车炮,只要是k5级别那种280毫米的,要是能快速机动前沿部署,藏在滨海铁路山洞隧道里,遇到敌人舰队近岸炮击就跑出来反制……那该多爽啊!

那不就等于是能翻版一场“安齐奥特快”么。

这样还能省掉目前这种“沿着海岸线往前每打十几公里,就要重新构筑岸防炮台,抵御海上的敌舰队炮击”的巨大浪费。

可惜,翻版不得,如今的德军根本没有列车炮。

或许打完这场战役之后,可以结合战役经验和功劳,去游说军备部门高层,给克虏伯下单,研发一款能克制战舰的专业列车炮,将来也便于在海峡地区赢得主动。

鲁路修依稀记得,地球上的德军在一战后期,甚至搞过130公里射程的“巴黎大炮”,那也是一种列车炮。但现在如果不要求那么远射程,只要最大射程50公里就够用,提前到1915年造出来应该也不算难。

二战时的k5列车炮是71倍径、射程近80公里。缩短个十几倍倍径、并缩短30公里射程要求的话,提前二十年造出来绝无问题……

想到这儿,鲁路修突然觉得这事儿可行性越来越高了。

如果炮本身不需要另外研发,搞个凑合版的先用着,有没有可能在一个月之内搞定呢?

而且,有了第4集“有了岸防炮掩护就能顺利往前推,离了岸防炮就推不动了”的实战经验教训。

给克虏伯提要求也就显得非常合理了。

鲁路修觉得宜早不宜迟,便立刻献策道:“我有一个想法,能不能把现有的战列舰主炮单管存货,稍微改改装填机构,和现有的装甲列车结合起来,给克虏伯下一个紧急订单?因为从斯滕福德到敦刻尔克,可是有铁路的……”

——

ps:战役全局比较宏大,只能一章简述一下另一路第4集团军的进展和经验教训。

我也不可能专门去写第4集团军的战斗,就从主角和师长的对话带过了。

其实也是为了借友军的经验教训推进主角的布局,并不是水文。

感谢大家的耐心,下一章就回到主角的作战和布局了。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青简史记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民国:王牌飞行员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帝国大闲人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