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平安夜攻势(2/2)
于是他就顺着这个思路,又规划了一些细节:“我们也不用跟敌人谈停火不停火的问题,不进行任何接触,就早上9点、下午1点、下午5点各开炮一次,每轮间隔4小时,然后到7点左右发起袭击,敌人肯定不会防备……
而且,敌人有了南亚来的两个拉合尔师援军后,我认为那些坎拿大人就会更加松懈——他们肯定会觉得,他们军中有两个师的友军是不信我们这一套信仰的,他们过南亚民族自己的节日,今晚会保持戒备。
那么加1师和加2师的将士们到了天色将晚时,发现仗没打起来,肯定会更松懈,去聚餐,甚至喝点酒。我们就趁那些坎拿大人吃晚饭的时候摸黑进攻……”
卡尔少将觉得这一切很合理,也非常有可信性,当即就批准了。
就把这个世界的唯一一次平安夜懈怠,留给斯滕福德这座布军铁路枢纽吧!
德军上下很快开始紧急调度部署起来,而且是在无线电静默的状态下,靠骑兵传令兵肉身通知的。
而为了鼓舞士气,降低士兵对于今天明天还要打仗的抵触情绪,第6集团军高层也是很舍得下血本。
所有将士,上午就得到了加餐,当时原本早餐已经吃过了,但晚上要行动的两个师,还是人人都发到了一大块巧克力。
中午午饭的时候,将军们就把前几天攻破巴约勒时从敌军那儿缴获来的全部腌肉罐头统统发了下去,确保每个士兵两顿大肉,中午还能喝点威士忌,但晚餐决不允许喝,避免进攻时还有醉意。
鲁路修前几天缴获了那一大批物资并报了敌军火损后,原本想要尽快找到足够多的车皮全部运回后方卖掉。但因为运力瓶颈,这事儿至今还没办完。
结果遇上了平安夜攻势,上面要千方百计征收巧克力和咖啡,鲁路修斟酌了一下,还是找了个机会,临时拉了一个本地商人当白手套,把东西出手了——
好在卡尔少将和鲁普雷希特公爵也没在乎东西是哪儿来的,看到有优质的新大陆进口巧克力和咖啡,就照单全收,正常给钱。
哪怕这些东西一看包装,就知道是布军的军需物资,他们也没多问。
打仗的时候,为了大事,就不能计较钱,有些事情太较真,下次就没人帮忙了。
鲁路修省下了三节火车皮的运力,把150吨巧克力、咖啡和雪茄,卖了足足80多万马克。给了跑腿的和审核的人上下分润打点了小几万马克,他自己揣兜了80万整。
要不说还得打仗来钱快呢,之前跟伯格曼公司搞冲锋枪,对方也就为他的点子支付了价值5万马克的“技术入股”,这次一下子翻了十几倍。
等战役打完之后,他就只需要拉着之前偷缴的法兰绒和羊毛呢子制品回去卖就行。其他嗜好品类的战利品,除了红茶以外都清空了。
士兵们得到了充分的加餐,行动前还能人人来一根雪茄提提神,总算是把士气维持住了,抵触情绪也消弭于无形。
早中晚三次的猛烈炮击,也是例行公事,每次半小时,一到点就停火。
斯滕福德城里不少房子都被炸塌了,但守军的有生力量伤亡倒不是很明显。守军似乎也觉得德军只是为了展示一下肌肉,并没有给予充分的警惕。
德军第二次炮击的时候,守军的侦察部队、炮火观察哨,把前线情况上报到了加1师师长埃德温.奥尔德森少将那里。
奥尔德森少将,也是斯滕福德城防司令、坎拿大远征军的最高长官。
因为坎拿大人的两个师并没有组建成更高一级的军级作战单位,就直接让第1师师长负责对全部坎拿大人的指挥协调工作了,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些坎拿大人是多么的草台班子。
奥尔德森少将并没有充分重视敌军的炮击,甚至还吩咐:
“敌人的炮击不是很有规律么?好像是三四个小时就会打一轮,肯定是那些德玛尼亚人色厉内荏,知道自己现在无力组织进攻,就多放几轮炮威胁一下。让将士们提前撤出一线筑垒地带躲避炮火,没必要白白送死。”
到了天色暗下来之后,奥尔德森少将愈发松懈,还下令:“今晚给将士们全部加餐,允许临时解除禁酒令喝几杯,别酗酒就好。部分前沿防线,和拉合尔人换防,我会去协调的。给他们一些牛肉罐头作为补偿就可以了。”
手下的人还提醒了一句,说南亚来的殖民地军队不吃牛肉。
而奥尔德森又觉得是手下记错了,最后还为这些友军到底是不吃牛肉还是猪肉争吵了半晌,去找人核实了一番,才把补偿物资发了下去,没闹出大笑话——
在布列颠尼亚的白人老爷们看来,那些南亚猴子的信仰太多太复杂了,有些部族不吃这个有些部族不吃那个,实在是烦得很。他们根本没把对方当人看,完全是当成工具。
结果,就在这些坎拿大白人老爷去大吃大喝、只留南亚兵填线的时候,对面的德军突击营,就趁着夜色发起了进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