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63章 打通铁路,狂飙突进,切断敦刻尔克!

第63章 打通铁路,狂飙突进,切断敦刻尔克!(1/2)

目录
好书推荐: 法兰西之父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人在魔卡,策反知世 吞噬星空:我在诸天刷新人设 从谎言之神到诸世之主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莽荒纪之风雷惊弦 柯南:我在东京当财阀 人在吞噬,软饭硬吃成真神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第63章 打通铁路,狂飙突进,切断敦刻尔克!

“你小子真是太神奇了!居然就用这样一招,在一个下午加一整夜的时间里,打崩了凯默尔山背坡的敌军重炮群!

居然还逼得黑格乱中出错、脑子发昏对我们发起反冲锋!简直是找死!原本还以为,就算重创了敌人的炮兵,也得再上两三天攻下155高地,结果现在就攻下了!”

几个小时后,当鲁普雷希特公爵亲自站上155高地,看着插在主峰上那面巨大的旗帜,心中一股豪迈感也油然顿生。

他情不自禁就发出了连番的感慨,也愈发坚信身边这位少校实在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战神。

鲁路修少校,简直就像是奉神谕而降世,总是能洞若观火地提出一个个神妙的点子,一个个完美的创意,解决一场场艰难的战役。

鲁路修倒是没有居功,他还恬淡谦退地提醒:“殿下,我们还是别在峰顶待太久比较好,毕竟这里还没有完全脱离敌人的炮火覆盖距离。

我军只是拿下了155高地这个主峰,整个山脊沿线,还有很多阵地,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彻底肃清。

而且,此战更应该感谢一线奋死搏杀的将士们,尤其是伦德施泰特少校那个营。

他们不但一开始时渗透夺取了最初的几条坑道、取得了相对靠近敌军炮兵阵地的前沿观测点。

后来还精准试用了炮兵测声器,实践了我这套新战术,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最后他们还顶住了敌人的反扑,攻上了主峰,把旗帜插到了这里。”

鲁普雷希特公爵也听得连连点头。

凭良心说,伦德施泰特少校的第2突击营,因为关系后台不如冯.博克少校的第1突击营那么硬,之前战役中的立功表现,始终是不如第1营的。

毕竟冯博克的舅舅是总参谋长,最容易立功的作战任务都让给他优先执行。还有鲁路修这个当时的副营长,跟冯博克在一起,他那个营就更容易出彩了。

从一开始进攻巴约勒的时候,伦德施泰特的营就被优先分在了铁路北侧、靠近高地、更容易被敌军炮兵压制的方向上。

而博克的营当时在铁路南侧,地势更平缓,远离敌人炮兵,仅有的泥泞问题在冬季封冻后也解决了,当时博克的突破战果可比伦德施泰特远得多了。

没想到战役开始了快一个月,苦熬了那么久的伦德施泰特,也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防区靠北的他,当然会成为凯默尔山的主攻突击营。他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就凭他最后攻上主峰把旗帜插进了黑格的军部,再加上之前的苦劳,也该晋升了。

至于跟他并列的博克少校,人家之前功劳就已经不少,历战累积下来,差不多也都配升中校。

鲁普雷希特公爵在权衡之后,便下达了两道命令:

首先,从后方紧急调来两个工兵团,给他们最多48个小时,要他们尽量不眠不休昼夜赶工,把被布军轰烂了好几公里的铁路重新修好。

三天之内务必要重新通车、让大军可以把积压在后方的军备物资全部运到前线。

然后,公爵又火线签署了两项晋升令,并且上报总参备案,要将冯.博克少校和伦德施泰特少校都晋升为中校。

书面备案要上好几天,不过可以先电话通知、最后再补纸面归档文件。

当天公爵就给参谋部打了电话,

经办军官听说、要晋升的人里有总参谋长的亲外甥后,办事效率极高,当天就敲定了。

但晋升之后,两人的职务暂时不变,还是突击营营长。

……

公爵安排工兵团修铁路、并且给夺下155高地有功的一批军官们晋升授勋的同时。

凯默尔山上的阵地争夺战,也还在激烈地持续着。

凯默尔山沿着伊普尔高地南侧边缘、呈东西走向绵延,整条山脊也绵延了近20公里。

当天上午夺取的只是主峰阵地,得手之后,军队朝着东西两个方向撕开更大的缺口、肃清残敌,至少还要打上一两天。

不过这些都已经是“垃圾时间”,主峰被夺后,敌人的炮兵战力就被彻底压制住了,再也威胁不到下面的铁路。

等大雪停下后,视野重新变得开阔,就轮到德军重炮居高临下直瞄压制布军炮兵。

此后的18~20日几天,德军果然按计划,一边夺取了凯默尔山剩余险要,一边日夜赶工修复了铁路。

大雪在19日这天就彻底停了。

20日午后,第一列满载着弹药和军粮、纱布药品等物的补给列车,终于从阿尔芒蒂耶尔站出发,经过3个小时的行驶,顺利将补给送到了靠近敦刻尔克前线的巴里亚第2师、第3师阵地上。

铁路才刚修复,加上还有积雪,火车只敢开略低于30公里的时速了,但这都不重要了。

满满十几节车皮、上千吨的物资运到军前,当天就让前线德军回了一大口血。

原本西边的法军还试图反攻切断德军这根深入的铁钳,在德军机枪子弹和大炮炮弹变得充足后,法军的反攻尝试也全都成了笑话。

无数的重机枪持续猛烈开火,子弹就像不要钱一样。105和150口径的炮群,也开始肆无忌惮地泼洒弹雨,把反扑的法军一群群炸翻在冲锋途中。

这种时候,对法军而言最明智的选择,当然是立刻转攻为守,别再做无谓地牺牲。

但可惜,受制于这个时代法军落后的通讯条件、呆板的指挥体系,

前线部队蒙受伤亡损失、发现事不可为后。要想层层上达,最终被高层将帅确认并改变决策,至少还要上两三天的时间。

战时各种消息满天飞,那些不把士兵当人看的高高在上将军们,哪里能第一时间判断前线传回的“不是我军不奋力,而是敌军变强了”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万一是士兵们想要怯战偷懒呢?

不死伤个万儿八千人,这种消息就注定是确认不了的。也没人能担得起“明明还能进攻却下令停止进攻”的贻误战机之责。

最终,西线战场从卡塞勒到阿尔内克、沃尔穆一线,法军的攻势直到1月23日才彻底停止,白白又折损了上万人。

而德军在这一带的前线部队,也就是巴里亚第1军下属的第2师、第3师,在察觉到法军的强弩之末状态后,也果断向后方求援增兵,

希望集团军司令鲁普雷希特公爵能批准进一步加强“西钳”的兵力,向着海岸线穿凿!

公爵也果断远程批准了这一前线将领的自行判断,把后方能抽调的预备队都抽调了过去,补防巴里亚第2、3师转入进攻后空出来的防区。

而巴里亚第2、3师也立刻抓住时机,绕过敦刻尔克城,沿着敦刻尔克更西边的方向穿插、最终在1月26日进攻到了敦刻尔克城西约20公里、北海海边的小镇格拉沃利纳。

如此一来,虽然还没攻下敦刻尔克这样的坚城重港,但至少已经在敦刻尔克更西边的滨海小镇扎下了一个立足点!

彻底切断了从伊普尔到敦刻尔克的整个大包围圈里的布军、加军、澳新军团和阿三殖民军,从陆路撤回法兰克后方的可能性!

仅仅三天时间内就完成攻防转换、并且再寻找薄弱点往前反攻推进20公里再夺一个小镇。这样的进攻速度,放在1915年已经算是非常迅猛了。

法军和布军没能反应过来,也不能怪他们,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战争指挥节奏。

说句良心话,“西钳”最后插到敦刻尔克更西边、一直插到大海,这一系列操作,鲁路修也没机会介入——因为他当时还在操心伊普尔高地这边的战事,实在分身乏术。

从凯默尔山到伊普尔的战局,跟西边“西钳”防守反击打到滨海小镇格拉沃利纳,这两部操作是由两支部队同时并行的。

鲁路修留在“西钳”的那个突击营,倒是在剩余的军官带领下,参加了战斗,也立了一些功,包括隆美尔这个副营长也火急赶回了前线指挥。

但鲁路修本人实在是来不及赶过去,两边都需要他。(后文附截止到1915年1月26日的最新战场形势图,更新双方控制区范围)

……

且不论西线的最新进展,且把视线拉回伊普尔高地的正面战场。

1月20日,德军彻底夺取了凯默尔山沿线的整条山脊后,次日便把德军自己的重炮团,从山脚下拉了上来,部署到山脊南侧的反斜面上,开始构筑前进重炮阵地。

这整个过程也非常艰辛,当时大雪虽然停了,但地上的积雪仍然没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民国:王牌飞行员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史上最强驸马爷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青简史记 帝国大闲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