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战俘移交工作(2/2)
从降水来看,因为美国的蒸发量比东亚大,美国对农业用地的要求是年降水六百毫米,某些农业区甚至八百毫米降水量,东亚只需要四百毫米就够。
美国没有真正的鱼米之乡,美国在纬度上最南部大概相当于东亚的长江一线,只有佛罗里达一小块和江南的气候差不多。
所以美国并不是真正的雨热同期,很多农业区是依靠地下水灌溉,在科曼上一世,美国的水资源缺口已经相当大了。
而在矿产资源上面,美国是一个著名的贫铁国,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可开采铁矿标准,都是百分之三十左右,这是因为地球总质量的三分之一就是铁。
美国收录的铁矿含铁量标准是百分之十,这个收录标准非常具有欺骗性。
在地球上的大多数地方,一个人随便抓一把沙子用吸铁石把铁砂吸出来,都可以用喷枪炼出铁水,因为地球表面本身就有百分之五的铁元素。
百分之十的标准就收录,已经不比地球表面自带的铁元素多多少了。
可以说美国的铁矿储量还不如同样以贫铁出名的东方大国,在卡耐基钢铁公司时期,美国的优质铁矿就已经开采完毕。
美国著名的明尼苏达州梅萨比铁矿带,占据了全美铁矿的百分之八十,铁矿平均品质是百分之二十。
这样的条件,怎么看可能是天选之地呢?纯粹是老本比较雄厚,还没有燃烧殆尽。
欧洲就是除了苏联之外,实在是挑不出来一个面积大的国家,法国本土要扩大两倍,都可以用地利和美国比划比划。
回到法军军营,科曼的醉意已经消减不少,对阿尔芒上尉询问道,“我们这一次的要求,驻军都收到了么?”
阿尔芒从枕头下面取出一卷纸,但立刻又把它放了回去。“这些文件里写的东西我都能背下来了,”
他对科曼说,“一个星期以来,我每天都要把这些这一次的文件念上十来遍。您以后也可以看看,但要再过几天,等我稍微平静一些,等我能够把这些文件里面写的有关人物和住址都告诉给您听时,您再看吧。”
“谢谢。”科曼言简意赅的表达感谢,“到时候我们去柏林的东区看看,苏联红军那边应该不会找我们麻烦。”
休息了一天,科曼在第二天穿过查理检查站的铁栅栏。检查站上方飘扬的红色旗帜。镰刀与锤子在灰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刺眼。
街道上的弹坑被填平了,但建筑的伤痕仍在,砖墙上刷着巨大苏式宣传画,很有工业气息。
苏联红军的文艺兵拉着手风琴,一阵手风琴声传来。一队红军士兵正围成一圈唱歌,酒瓶在他们手中传递。
“为胜利干杯,法国人。”席地而坐的苏联士兵高举酒杯,对着刚刚抵达苏占区的科曼几个法国军人呼喊。
“我们的军帽能不能改一改。”科曼为了体面没有穿作战服,而是穿着军礼服,黑色的高筒帽太引人注意了。
他不知道第几次对法军军礼服的高筒帽吐槽,要是陆军改不了的话,实在不行只是改青年师的军帽也行。
“布鲁诺夫·巴德的情况我们已经调查过了,不过他现在不在柏林,应该在德累斯顿,我们已经通过了情报系统的人,去调查他是否在。”
阿尔芒左顾右看,似乎对苏占区柏林很是好奇,“相信用不了几天就会有消息。”
“我们可以用一些苏联战俘作为交换,先迷惑一下苏联人。”科曼回答道,苏联战俘当然不是法国俘虏的,但是德国境内有很多使用苏联战俘的工厂,法占区当然也有。人数有十万左右。
现在其实可以进行一波遣返战俘的友好仪式,在举行仪式的同时,继续调查布鲁诺夫·巴德以及他团队的下落。
这应该是很容易被巴黎通过的,十万战俘是苏联人,又不是法国人,法国在本次世界大战当中损失并不大,不需要苏联战俘的加入。
事实上目前战俘问题也是莫斯科和英法美三国沟通的一大问题,苏联自家人知自家事,国内的男人缺口很大。
如果只是示好的话,青年师手中就有不少解救的苏军战俘。
科曼在对苏占区进行一个大体了解之后,迅速就和师长杜瓦尔将军进行联络,不过移交战俘这件事,科曼必须在场,他要做移交战俘的法国代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