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风起九龙(日万第一更)(2/2)
“老板,今天的两千瓶,下午三点半就全部送出去了!
油麻地、旺角那几个点,伙计打电话来说,刚卸货就被抢光了!
好些熟客抱怨来晚了没买到!”
高振海在一旁补充:“文哥,你是没看到那场面!
铜锣湾店门口,几个穿着高跟鞋的白领小姐,为了抢最后一瓶杨枝甘露差点打起来!
阿珊说,有人直接掏钱预订明天的,还有人问能不能批发!”
陈秉文站在窗边,看着厂区等待装货的顺达物流冷藏车,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市场用最直接、最狂热的方式,宣告了瓶装水的成功。
消费者对便捷、卫生、品质稳定的即饮水需求,远超他的预期。
“强哥,辛苦了。让兄弟们再坚持几天,萨克米的线一到,产能就能翻几番。”
陈秉文转身,对站在侧方的凌佩仪说道:“凌总监,瓶装试销反馈极佳,市场热度远超预期。
现在,是你的市场部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大规模上市前的窗口期,就是我们的黄金时间!
我希望你利用这段时间,全力开拓销售渠道,发展加盟商!”
凌佩仪早已摩拳擦掌,闻言立刻挺直腰板:“收到,陈生!
市场部已组建完毕,三名渠道专员今日全部到位。
明天就带队拜访惠康采购部。
首批加盟招商广告明天见报!渠道、加盟,双管齐下,我保证在生产线到位前,铺好所有通路!”
她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瓶装水的火爆,让她看到了陈记食品从区域品牌向全港乃至未来更广阔市场进军的无限可能。
“好!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九龙塘,惠康超级市场总部大楼。
采购部总监办公室内。
采购总监张志强,正翻看着桌上一份文件。
文件旁边,放着几瓶印着醒目“陈记”logo的瓶装水样品。
敲门声响起。
“请进。”张志强头也没抬。
凌佩仪带着市场部新招聘的渠道专员李明,从容地走了进来。
“张总监,您好。我是陈记食品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凌佩仪。
这位是我的同事,李明。”凌佩仪主动伸出手,笑容得体。
张志强这才抬起头,目光在凌佩仪脸上停留片刻,又扫了一眼旁边的李明,这才伸出手轻轻一握:“凌总监,久仰。请坐。”
他的语气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
对于陈记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水大王”,他有所耳闻,但一个做街边水的,突然要做瓶装饮料打入超市渠道?
他本能地带着怀疑。
“多谢张总监拨冗见面。”
凌佩仪优雅落座,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主题,“相信张总监已经看到我们陈记新推出的瓶装水产品。
这次拜访,是希望能与惠康这样领先的零售巨头合作,将我们美味、便捷的瓶装水带给更多香江市民。”
“你们送来的样品我试过了,味道确实不错,和你们堂食的几乎没差。”张志强看向凌佩仪,质疑道:“凌总监,我听说你们现在产能有限,每天才两千瓶,连自己的店都供不应求。
在这种情况下,你们拿什么供应我们惠康遍布全港的几十家分店?我们一个店一天的饮料销量,可能都比你们现在一天的产量高。”
他的问题尖锐而现实。
此时的惠康超市,正处于高速扩张阶段,是港九新界地区,密度最高的连锁超市,有超过八十家门店。
哪怕每个门店铺货一百瓶水,陈记目前的产能都要生产三四天。
在张志强看来,这么点产能还想进超市,简直是搞笑一般。
面对张志强的质疑,凌佩仪早有准备。
她脸上笑容不变,从容应对道:“张总监的问题一针见血。
瓶装水目前的产能限制是事实,但这是暂时的。
我们斥资近五十万港币引进的意大利萨克米全自动热灌装生产线,将于两周后运抵并安装调试。
届时,我们的瓶装水日产能将突破一万五千瓶,并具备快速爬升至三万瓶的潜力。
我们有信心满足惠康这样大渠道的供货需求。”
她顿了顿,自信道:“至于产品本身,张总监已经亲自体验过。
陈记水的品质和口碑,在港岛有目共睹。
瓶装化解决了现制水携带不便、保质期短的难题,填补了市场空白。
试销期间的火爆场面和消费者反馈,张总监想必也有所耳闻。
我们相信,陈记瓶装水在惠康的冷藏柜里,不仅能丰富贵公司的产品线,更能为贵公司吸引更多追求品质生活的顾客,提升单店销售业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