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蚕食(日万结束,大佬们!求月票推荐(1/2)
第70章 蚕食(日万结束,大佬们!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会议结束,众人领命而去。
陈秉文叫住凌佩仪道:“凌总监,士多店是渠道下沉的关键一战,不容有失。
你亲自盯试点,遇到问题随时调整。
另外,瓶装线产能释放后,我们有了余力,是时候考虑产品线的延伸了。”
凌佩仪愣了一下,问道:“陈生是指.新品研发?”
“没错。”陈秉文走到窗边,望着厂区内忙碌的景象,“水是我们的根基,但市场需要更多元的选择。
我准备扩充产品线,开展功能饮料研发。”
虽然水的销售供不应求,一切看上去都蒸蒸日上。
但陈秉文的心底,却始终涌动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警醒。
瓶装水的成功,固然是团队努力和战略得当的结果,但这份成功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隐忧,产品线过于单一!
水,无论包装如何精美,工艺如何改良,其核心依然是水。
港岛人爱喝水,这是深入骨髓的饮食习惯,市场根基深厚。
但正因为如此,它的天板也清晰可见。
前世无数曾经风光无限、单品打天下的公司,最终往往因为产品结构单一,在市场需求变化或竞争对手冲击下轰然倒塌。
饮料市场风云变幻,消费者的喜好如同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
今天他们为杨枝甘露排队,明天就可能被另一种新奇的饮品吸引。
陈记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水”这一个篮子里。
更让他警惕的是潜在的竞争。
维园年宵的一炮而红,瓶装水的热销,加盟店的快速扩张,必然已经引起了港岛其他食品饮料巨头的注意。
他们现在按兵不动,或许是在观察,或许是在积蓄力量。
一旦他们看清了陈记的模式,凭借其雄厚的资本、成熟的渠道和强大的研发能力,推出类似甚至更好的产品进行围剿,陈记将如何应对?
仅靠现有的水产品线,防御纵深太浅,抗风险能力太弱!
“必须未雨绸缪,在根基稳固之时,就开始构筑第二增长曲线!”
功能饮料,就是他选中的突破口。
这个市场在1978年的港岛几乎是一片空白,但它所能提供的需求,却是广泛存在于司机、工人、学生、白领等庞大群体中的刚性需求。
它不受传统餐饮场景限制,随时随地可饮用,消费频次潜力巨大。
更重要的是,它与陈记现有的水产品在目标人群和消费场景上形成互补,而非竞争。
水满足的是“甜味享受”和“传统习惯”,功能饮料满足的是“即时能量”和“效率需求”。
两者并行不悖,甚至能相互引流。
水是陈记的根基,是现金奶牛,必须持续巩固优化,保证品质和供应,守住基本盘。”
功能饮料是未来的引擎,是拓宽护城河、提升天板的战略方向,必须尽快启动研发,抢占市场先机!
陈秉文在心中清晰地划定了两条战线。
他深知,在商业竞争中,安于现状就是最大的风险。
只有不断拓展边界,构建多元化的产品矩阵,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瓶装水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陈记迈向更广阔天地的起点。
功能饮料的研发,就是这关键一步的落子。
“功能饮料?”凌佩仪对这个1978年还极其陌生的词汇感到非常疑惑。
“可以理解为能快速补充体力、提神醒脑的饮料。”
陈秉文解释道,他脑中浮现出前世东鹏特饮、红牛等产品的火爆场景,“目标人群是司机、工人、学生、熬夜加班的白领所有需要短时间内恢复精力、对抗疲劳的人。
你可以想象一下,的士司机开夜车困倦时,建筑工人午休后需要赶工时,学生熬夜温书时一瓶冰凉的、能让他们瞬间回神的饮料,会有多大的市场?”
凌佩仪迅速理解了其中的潜力,但眉头微蹙质疑道:“这个概念很新颖,但技术难度恐怕不小。
如何实现快速补充体力、提神醒脑?
如何保证口感能被大众接受?
如何确保安全?”
一连串的问题,从凌佩仪口中接连问出。
“这正是我们需要周教授团队攻克的方向。”陈秉文微微一笑,“走,去研发中心,和周教授聊聊。”
研发中心实验室。
周教授正带着两名博士生,围在一台新到的设备讨论数据。
“周教授,打扰了。”陈秉文和凌佩仪走了进来。
“陈生!凌总监!欢迎欢迎!”周教授放下手中的烧杯,热情招呼,“快请坐。
是不是瓶装线又有什么新要求?”
“瓶装线运转良好。”陈秉文笑道,“这次来,是想和您探讨一个全新的产品方向,功能饮料。”
他详细描述了目标人群和应用场景,并提出了核心诉求:“我们需要一种饮料,能在饮用后较短时间内让人感到精力恢复、疲劳感减轻,口感清爽易饮,适合大众口味,最重要的是,安全可靠。”
周教授听完,思索道:“快速补充体力、缓解疲劳.这涉及到运动生理学、营养学和食品工程学的交叉领域。
目前国际上,美国有一种叫佳得乐的运动饮料,主要是为运动员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但陈生您描述的这种提神醒脑的效果,更偏向于能量代谢和神经兴奋的调节。
有点像运动饮料,但更强调提神效果。”
说完,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边写边说:“可能的实现路径,我初步想到几个方向。
能量物质补充、电解质平衡、中枢神经刺激物质、维生素与氨基酸等等。”
陈秉文听着周教授条理清晰的分析,心中暗暗点头。
不愧是研究食品的专家。
周教授的思路与他记忆中功能饮料的核心成分高度吻合。
“周教授分析得非常透彻。”陈秉文赞道,“我的想法是,我们优先考虑安全、有效、口感好的路线。
咖啡因效果强,但敏感人群可能不适,且容易引发监管关注,初期可以不用或极低量。
重点放在合理配比、足量牛磺酸、复合维生素以及基础电解质等方面。”
周教授眼睛一亮:“陈生,你说的这个组合非常合理!
安全性高,理论基础扎实,风味也容易调配!”
他立刻来了精神,在白板上写写画画,将陈秉文提到的几个关键点串联起来。
“陈生,您这个思路非常清晰!”周教授赞叹道,“牛磺酸在调节细胞渗透压、保护心肌、缓解疲劳方面确实有理论基础,安全性也高。
复合维生素对能量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至关重要。
电解质平衡更是维持体液渗透压和神经肌肉功能的基础。
这三者结合,理论上完全能实现您要求的快速补充体力、提神醒脑效果!”
他顿了顿,眉头微蹙:“难点在于.风味和稳定性。
牛磺酸本身带有一种类似硫磺的微腥味,高浓度下尤为明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