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银弹发威(日万第三更!大佬们!求月(2/2)
你的设备需要十五到二十万的改造投入才能为我所用,这是硬成本。
四十五万,是它此刻能为我创造价值的公允价。
至于租约和地段,对我而言,只是锦上添不是雪中送炭。
我买的是能立刻运转的产能,不是未来的可能性。”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车间略显破败的环境,最后落回黄永福脸上:“这笔交易,对你,是解套;对我,是抢时间。我尊重你的资产,也理解你的难处。
但我的底线就在这里。行,今天签意向,我的团队立刻进场尽调,一周内完成交割,现金支付。
不行,我立刻去葵涌看下一家。时间,对我和对你,都很宝贵。”
最后那句时间宝贵,像一记重锤敲在黄永福心上。
他看了看陈秉文,再看看自己这间积满灰尘、前途渺茫的厂子,一股巨大的疲惫和无力感涌了上来。
他明白,自己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和时间。
“……好!”黄永福猛地一咬牙,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四十五万!
就按陈老板说的办!我.我负责把债务和工人遣散处理干净!”
“明智的选择。”陈秉文伸出手,与黄永福重重一握。
沙田永福厂的收购尘埃落定,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收购只是抢占了先机,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将永福厂这台老机器改造升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改造方案在钟强的带领下,以惊人的效率出炉。
保留萨克米热灌装主机的核心灌装、旋盖功能模块;彻底更换老旧的控制系统.;加装独立的瓶盖紫外灭菌通道和高效水冷隧道,确保无菌灌装和快速冷却效果。
整个改造预算控制在十八万港币以内,工期压缩至七天。
“老板,plc控制系统和新的传动部件已经联系好供应商,加急发货,三天内到港。
密封件和管路我们厂里有部分备件可以调用。”
钟强指着图纸,语速飞快的解释着,“难点在瓶盖灭菌和冷却隧道的定制安装,需要找专业厂,最快也要五天。”
“加钱!让他们三班倒,人停机不停。”
陈秉文毫不犹豫安排道,“阿海,你亲自盯安装进度,现场解决任何问题。
强哥,你负责核心灌装模块的调试和工人培训。
我要十天后,看到这条线稳定产出每小时至少三千瓶的合格品!”
“明白!”高振海和钟强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七天,沙田永福厂成了不眠之地。
高振海几乎吃住在厂里,协调着各路供应商和安装队。
钟强则带着从观塘抽调的精锐技术员,对保留下来的萨克米灌装主机进行深度保养和调试,同时紧急培训新招募的本地工人。
第七天傍晚,改造进入最后冲刺。
陈秉文亲自来到沙田厂坐镇。
车间里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新设备的金属味和淡淡的消毒水气息。
“启动全线联动测试!”钟强一声令下,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七天七夜的辛苦,成败在此一举!
电机低鸣,传送带缓缓启动。
经过清洗消毒的玻璃瓶整齐列队进入灌装区,滚烫的杨枝甘露被精准注入,旋盖机利落封口,瓶盖经过紫外通道灭菌,最后进入水冷隧道快速降温。
一瓶瓶晶莹剔透的成品,带着冷凝水珠,鱼贯而出。
“灌装精度达标!”
“真空度稳定!”
“旋盖扭矩合格!”
“冷却温度达标!”
“标签贴合无误!”
一道道汇报声响起,如同战场上的捷报。
钟强紧盯着仪表上跳动的各项参数,高振海则拿着刚下线的成品仔细检查瓶盖密封和标签贴合度。
“报告!首批次1000瓶测试,合格率99.8%!”
质检员高声汇报,声音带着兴奋。
钟强长舒一口气,用力拍了拍旁边技术员的肩膀。
陈秉文走上前,拿起一瓶杨枝甘露,拧开瓶盖,浓郁的芒果香扑鼻而来。
他尝了一口,冰凉清甜,口感绵密,与观塘厂的产品别无二致。
“好!”陈秉文高兴的宣布,“明天开始备料!后天一早,沙田厂正式投产!
目标,日产五万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