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最喜剧的一集(第二更)(2/2)
《夏洛特烦恼》这部电影出现在小说里他们就开始密切关注了,毕竟余惟的套路就是把创意提前写进小说里。
影视行业不清楚这是什么怪癖也不在乎,他们只知道这个影片有很高的战略价值。
哪怕这个剧本很普通,蹭上余惟的热度也容易火,更何况他拿出来的东西就没差的,完全值得搏一搏。
“余惟也改变不了市场。”
市场总监冷静地摆出一系列数据,“今年喜剧电影网播率下降了28%,院线更是颗粒无收,喜剧片已经退潮了,谁来也不好使。”
余惟小说里其他没写,但《夏洛特烦恼》的风格可是写的明明白白,毫无疑问是喜剧。
这两年最容易扑的电影就是喜剧片,甚至来多少大牌明星都没用,全员老戏骨都能扑到姥姥家。
究其原因,喜剧电影很难把握住那个度,浮夸的很容易在影院如坐针毡,保守的又不伦不类,结尾再整个强行升华简直折磨观众。
“主要,余惟和喜剧,这两个词完全不搭啊。”
别说喜剧了,余惟的音乐作品基本都带点淡淡的悲伤,这都不是刻板印象,他的粉丝名都快成小忧郁了。
余惟写的喜剧片,那能好笑吗?
说他会写剧本大家肯定是信的,毕竟有《调音师》这么个近在眼前的例子,但喜剧就不一定了。
那么多专业搞喜剧的都折戟沉沙,更别提余惟这个业余人士了,这跟信誉度无关,就是单纯的市场不景气。
“参考《调音师》,余惟的剧本要剧情有剧情要隐喻有隐喻,至少可以谈谈看看剧本再说。”
“内核和隐喻能变现吗?不好笑的喜剧片网友不如去刷短视频!”
这件事涉及到了影视创作的底层矛盾,艺术和市场的博弈,策划总监看中余惟剧本的艺术性,但市场部门喜欢用数据说话。
双方各执一词,完全无法在余惟这部电影问题上达成一致。
“大家,不用谈了。”
最后打破僵局的居然是个临时进场的商务执行,以她的职级当然没法发号施令,这只是在汇报最新消息。
“萤火华文那边回信,星眸已经有人跟余惟聊过剧本了。”
已经有人聊过了,什么时候?
星眸整个制片组的都在这,他们都还在观望,公司其他人谁有权力绕开他们去谈合作……
“祁导一个月前就跟余惟聊过了。”
寄!
上一秒还在分析这部电影的会议室众人瞬间释然,能被老祁看上,那这部电影离扑街只是时间问题。
就连看好《夏洛特烦恼》的策划总监闻言都有些无奈,这电影走远了……
以前他们也不相信玄学,直到祁云铭连扑了十三部,无论主创多专业,演员多能扛票房,他的戏就是会扑街。
娱乐圈这种越容易翻车的人设越是屹立不倒,二十年了,祁云铭一次都没成功过。
很多人都说他拍完神作后被气运反噬了,所以才扑到现在……如果真是这样,那余惟来了也没用。
问题来了,祁云铭这么祸祸公司的资源,就没人管管他吗?
还真没有,因为他就是星眸的控股人。
祁云铭只是摆,不是没能力,除了拍电影的水准,他的其他方面大家还是认可的。
烂片只是口碑差不是没人看,他拍烂片也亏不了多少钱,大家索性就由着他去。
反正砸的不是公司的招牌,是他自己的,这次也差不多。
烂片之王和忧郁歌手,感觉这组合本身比电影更具喜剧效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