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大赦(1/2)
第96章 大赦
“谶言?”
刘据倒是来了几分兴趣。
其实就是预言,但被赋予了神秘性质。
就比如西周时期的“檿弧箕服“童谣,预言褒姒乱政导致西周灭亡,周宣王为破除预言追杀制作桑木弓的夫妇,其子周幽王却因娶褒姒导致西周灭亡,形成完整的谶语应验链。
在秦朝时,也有“亡秦者胡”的谶言,导致秦始皇北击匈奴,最终预言应验于胡亥。
从先民,到秦汉,这种与阴阳五行学说结合形成的谶语,往往被用于解释政权合法性的方面。
当然,也有对个人的预言。
枚皋提到了游侠郭解的外祖母,便是号称第一女神相的“许负”。
曾应魏媪之邀,为魏媪之女薄姬看相,预言薄姬会生下天子。
后来薄姬成为高祖皇帝的妾,生下儿子刘恒,即孝文帝。
也是孝文帝时,周勃之子周亚夫出任河内太守,请许负看相,许负预言他三年后当封侯,封侯八年出将入相,再过九年后饿死。
周亚夫不信,驳斥其说,许负指着周亚夫的嘴巴说:“有从理入口,此饿死法也!”后来果然应验。
听说许负还为孝文帝的幸臣邓通看过相,说邓通“会因贫穷饥饿而死。”
孝文帝说:“能使邓通富足的在朕,怎么说会贫穷呢?”于是把蜀郡严道的铜山赏赐给邓通,准许邓通自己铸钱,“邓通钱”流布全国,其富足到了这种程度。
等到孝文帝驾崩,太子刘启登上皇位,是为孝景帝,邓通被免官,在家闲居。
不久,有人告发邓通曾偷偷跑到西南夷铸钱,孝景帝把邓通下狱审问,发现情况属实,于是定案,把邓通家的财产全部没收,还欠债几亿钱。
馆陶长公主赏赐邓通一些东西,官吏就随即没收那些东西,身上连一只簪子都没有。
馆陶长公主就派人给予衣食,让他勉强能糊口,邓通最终没有得到一个钱,死在所寄居的人家。
枚皋留给张汤的,属于“诗谶”,但却看不出这说的是大汉天下,还是说的张汤个人。
丹墀,是宫殿前红色的台阶,九仞,是极高的意思,霜笔,代表着定人生死,天门,便是通天之路,朱门是权贵府邸的红漆大门,黄金裂,似乎在说荣华富贵一朝崩裂,三公,这没什么说的,这个“血作阶”,以鲜血作为台阶,刘据隐约有种感觉,这是“诗谶”真正的谶语。
“御史大夫呢?”刘据望向张汤问道。
“回上君,毒入脏腑,已经死了。”张汤答道。
他办案向来清晰,最恨的就是谜语人,但人家拿命留谜语,又能计较什么呢?
“以上公之礼葬之。”
刘据想了想,收起了谶语,吩咐道:“身份之事不必再探究下去。”
“是。”
张汤领命,又道:“上君,这样又该怎么解释御史大夫死因?”
“御史大夫早就身有不谐,这是朝野上下皆知的事情,春寒料峭,重病不愈以终。”
“如此恐伤上君圣名。”
“无妨。”
“上君高义!”
张汤颂圣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